办实事|无锡钱桥:深植为民情怀 服务居民“零距离”

社区工作者帮助老年人设置和打印“健康码”。钱桥街道供图
今年以来,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街道工作的重要内容,深植厚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发动党员干部主动回应居民群众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紧贴居民需求 有问必答
“我看到今天社区召开钱威路家舍天然气入户改造协商议事会,就来问问什么时候开始施工?”在钱桥街道晴山蓝城社区,以钱威路家舍天然气入户改造工程为主要目标,围绕居民关注的老新村年久失修、屋顶漏水、小区环境欠佳、公共设施老旧、小区管理无序等问题入手组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实地调研,调研一结束,一场熟悉中又带着新意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议就此展开。
绿色、生态、优美、共享的居住环境是民心之所盼,为了能让钱威路家舍改造这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钱桥街道和晴山蓝城社区多次组织“有事好商量”意见征集座谈会,充分听取居民要求和各方代表意见,优先解决居民“水电气”困难。社区干部分组包干到户,至居民家中详细询问困难并收集社情民意。为了让居民充分了解改造规划,社区还在主要出入口宣传栏张贴老小区改造效果图,并派专人解答居民疑问。
目前,钱威路家舍天然气入户工程已近尾声,接下来,钱桥街道还将结合居民需求对小区进行老新村改造及绿化提升工作。
解决民生难题 有情有力
“小区绿化带被占用”“沿街店铺噪音扰民”“楼栋单元内楼道灯年久老化无法使用需维修更换”,这些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成了让居民闹心的大事。为了解决这些烦心事,钱桥街道通过社区联合楼道长、党员、物业公司、职能部门等力量,成立“小微执法服务队”,通过日常巡逻及时发现小区存在的问题,主动依靠自身或报送社区协调解决,让发现问题更直接、解决问题更迅捷。
晴山蓝城社区的沿街店面大多是餐饮行业,夏天厨余垃圾丢弃在垃圾桶内不仅恶臭难闻而且极易招蚊虫。可如果撤去垃圾桶,又给沿街店面处理厨余垃圾带来了极大不便。商户和居民对此意见不统一,一时陷入僵局。“小微执法服务队”闻讯后,挨家挨户做工作,拉家常、解心结。通过将心比心、多次上门,商户的思想坚冰融化了、意见一致了,最终确定由专门的厨余垃圾回收车,每天早中晚三次上门回收厨余垃圾,将服务送到商户店门口。
商户及居民纷纷表示,“小微执法服务队”发现问题很及时,解决问题有速度,是群众的贴心队伍。
创新服务载体 有形有实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钱桥街道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网格“无缝隙”、居民诉求“全响应”、社会服务“零距离”的服务管理体系,努力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最急”上见真情,在“最怨”上改作风。以精准服务群众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走访联系,动态掌握服务需求,为居民群众解决“微心愿”。
在今年全民核酸检测演练过程中,不少老年人存在“不会下载APP”“不知如何生成预制码”“子女不在身边,不知找谁帮忙”等困难。为此,钱桥街道各社区联合街道志愿者,在各小区出入口设置便民服务点,帮居民生成预制码并打印。对部分腿脚不便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挨家挨户“扫楼”上门帮助其打印。短短一周,仅在晴山蓝城,便惠及人群3000余人次,赢得居民称赞。(沈丹 曹嘉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