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籍选手连夺四金迎来“残奥丰收日”
8月28日,东京残奥会第4个比赛日,也是江苏籍选手闪耀东京赛场的一天。在轮椅击剑、轮椅乒乓球项目中,江苏选手发挥出色,连夺四金,成就东京残奥会“金牌之夜”。
“站上赛场,已经赢了”
28日晚,来自徐州的冯彦可和来自宿迁的胡道亮在轮椅击剑男子花剑个人B级决赛中胜利会师,提前锁定金牌。两人知己知彼,赛程十分激烈。最终,冯彦可技高一筹,摘得他在本次东京残奥会上的第二金,胡道亮遗憾摘银。
今年已41岁的胡道亮堪称中国轮椅击剑队的一个传奇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于残疾人运动员而言,站上赛场,已经赢了!”
这位来自宿迁的轮椅剑客曾养过鸽子、开过杂货店,遇到击剑运动后,他的人生才出现重大转折。2002年,胡道亮跟随国家高级教练庄杏娣练习击剑。2003年全国六残会上,他夺得花剑团体金牌、重剑B级个人金牌。
2004年,雅典残奥会,轮椅击剑首次列入竞赛项目。胡道亮出征雅典,与队友携手在男子花剑团体赛中为我国拿下轮椅击剑首枚金牌。2008北京残奥会上,他获得男子重剑、花剑B级个人2枚金牌,成为中国轮椅击剑史上首位残奥会“双冠王”。载誉归来的胡道亮不仅找到了就业单位,还成立了小家庭。
但荣誉和幸福没有冲昏胡道亮的头脑,他说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作更多贡献。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胡道亮不辱使命,获得男子B级花剑个人、花剑团体两项冠军。2016年,他再次出征里约残奥会,获得花剑团体金牌。胡道亮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在我国残疾人体育史上书写了传奇一笔。
“击剑,让我成为幸运儿”
28日,徐州小伙孙刚勇夺轮椅击剑男子花剑个人A级决赛冠军。28岁的孙刚来自徐州庞庄一个煤矿职工家庭。虽自幼因患病单下肢致残,但他自小就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乒乓球和篮球。2009年,经过国家轮椅击剑队运动员荣静的推荐,孙刚来到省轮椅击剑队试训,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由于从未接触过击剑项目,孙刚对固定坐在轮椅上刺击、劈杀非常不适应。下肢动不了,他总感觉有力使不出,也不如球类项目好玩。但在教练和队友的帮助下,他慢慢爱上了击剑运动,并沉下心来专心训练。
汗水换来佳绩。2014年,在韩国亚残会上,他第一次品尝到冠军的滋味。“小时候,我特别顽皮,因为腿不好,家人十分担心我的未来。是击剑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是击剑让我从一个残疾儿童变成一个幸运儿!” 2016年,孙刚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就夺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东京残奥会,孙刚继续发扬自己敢拼敢杀的风格,再登最高领奖台。
轮椅上的“梦之队”再攀高峰
很多人都知道,从“邳州希望之家”走出过一支轮椅上的乒乓球“梦之队”。28日晚,这支“梦之队”的成员之一——冯攀峰再攀高峰,以3:2战胜德国队选手,夺得男子TT3级单打金牌。这也是冯攀峰摘下的第四枚残奥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实现卫冕,成为残奥会乒乓球男单项目“四冠王”。
冯攀峰1989年出生于邳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小时候患病导致他双下肢瘫痪,不仅给这位浓眉大眼、长相英俊的帅小伙带来生活上的很多不便,也形成了他内向、低调、好静的性格。1995年,他进入“邳州希望之家”读书后,乒乓球让他逐渐乐观、开朗、刚强起来。
冯攀峰是江苏残疾人乒乓球队中残疾程度最重的一位男队员。教练说,在训练中,他曾多次从轮椅上翻倒在地,手掌和膝盖无数次被擦破。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热爱的乒乓球运动,尤其到比赛时,常常与平日判若两人——韧劲十足,反应敏捷,遇到再强对手也不轻易服输。
同样蝉联四届残奥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还有一位江苏选手——刘静。28日晚,刘静摘下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W1-2金牌。
今年33岁的刘静10个月大时就被病魔击倒,独立行走、上学都成问题。6岁时,万般无奈的父母只能将她背到“邳州希望之家”,盼望孩子在得到照看的同时,学点文化。令家人意外的是,刘静入学后不仅学习很用功,课余时间还痴迷上学校的乒乓球桌,一有空就霸着台子打球。她这股劲头被学校乒乓球教练衡新看中,毫不犹豫将其收入队中。
省残联为帮助刘静解决后续保障问题,联合镇江市残联为她落实了工作单位,还帮她请了家装工程队。如今,这位残奥冠军在镇江的小家十分温馨,还是无障碍的。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成为刘静运动征途上的不竭动力。(唐 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