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橄:队员从纷纷想离开到撑起国家队半壁江山

9月18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决赛在西安举行。江苏运动员与队友组成的联合队以32:0战胜江苏队获得冠军。 丁媛媛摄
9月18日,第十四届全运会七人制橄榄球女子决赛在西安举行,由江苏队对阵联合队。联合队中有4名队员来自江苏,这场比赛被称为江苏一、二队对决。最终,联合队以32比0顺利夺冠。虽然输了比赛,江苏队员灿烂的笑容却留在所有人心上。半决赛逆转击败两届冠军山东队,如果没有今年特殊政策下的联合队,江苏女子橄榄球队或已登顶。4年,从队员们纷纷想离开,到众人眼中的 “无冕之王”,这支队伍发生了什么?
曾经,队员们排着队想离开
在国内,橄榄球是小众项目。该项目确定进入里约奥运会之后,各地才开始组建橄榄球队。项目新,也就谈不上什么后备人才,橄榄球的队员基本都是从其他项目跨项选才而来。“橄榄球是球类全能项目,要有篮球的手感、足球的脚感、短跑的速度、长跑的耐力,所以组队时,队伍里有练三级跳远的,还有练短跑的。”省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东峰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姑娘们付出的汗水不可谓不多。然而,4年前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的失败,对姑娘们打击很大。“我刚到(省小球运动管理)中心那会,一大批队员想找我谈离队,差点没把办公室的门给拍坏。”刘东峰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2017年底。在省体育局的努力与争取下,江苏与国家体育总局签署了“共建中国(江苏)国家橄榄球俱乐部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以江苏省女子七人制橄榄球人员为基础,在全国、全球范围内进行优秀人才选拔,按照国家橄榄球队的组队原则和标准,确定队伍规模。“这是江苏橄榄球自建队以来没有过的平台与机遇。”刘东峰说。
拼搏,撑起国家队“半壁江山”
建队早期,江苏女子橄榄球队尝试过引进国外优秀教练和国内优秀运动员,但队伍始终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战术风格,人才储备也相对薄弱。“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出奇招。”刘东峰告诉记者,在得到省体育局认可与局训练中心支持后,初步完成队伍重组的江苏队,主动联系上橄榄球强国新西兰,开始尝试“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全新训练方式。
2017年12月,球队到新西兰开始长达40天的海外拉练。回国之后,局训练中心邀请到了女子橄榄球世界冠军、奥运会亚军新西兰队来国内当“陪练”。“她们来了一整个团队,包括理疗师、技术分析师、战术教练等。我们就像海绵一样抓住一切机会拼命学习,甚至连新西兰队每天怎么给队员安排饮食我们都在学。”刘东峰说。
2018年3月,拜师海外军团的效果出来了,在直通世界杯系列赛上,江苏队以大比分2比1赢下了山东队,获得代表中国参加七人制橄榄球世界杯系列赛香港站和日本站的比赛资格。
如今,国家队中有将近一半主力来自江苏。本届全运会,联合队中江苏有4人都是主力队员,江苏青年队则代表四川队拿到了第七名。换言之,今年全运会有3支球队以江苏为班底,且都进了前八。
顽强,“残阵重组”登上巅峰
2020年初疫情暴发前,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才刚刚历史性地拿到奥运门票。为了备战东京奥运,球队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封闭集训,并很快明确国家队将以“奥运联合队”的身份参加全运赛事。这就意味着,苦心经营4年的江苏队将不能以完整阵容出战十四届全运会赛事。
当时江苏队不仅有至少4名主力队员在国家队,教练组中的中国教练也在国家队。“外国教练也没法来到国内,我们全队上下就剩一个残阵和一名教练。”于是,江苏橄榄球开始“玩命自救”:一方面,队伍从替补阵容中挑选球员,重新组建了一支“江苏全运队”;另一方面,从冬训大练体能到全年高强度训练打磨阵容,江苏队的训练比以往更严格、更辛苦。“这4年的变化真的太多、太突然了,每一个人都不容易!”站在决赛场边,刘东峰感慨万千。
比赛结束了。退场时,姑娘们频频挥手,她们的笑容似在宣告——江苏女子橄榄球队已登国内之巅!(丁媛媛)
来源:南京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