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南京仙林街道打造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

本报记者 刘维涛 姚雪青
2021年09月24日07: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党旗红 治理优 生活美(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第 01 版 版面截图

原题:党旗红 治理优 生活美(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街道打造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

南京紫金山东北面是仙林大学城,大学城的核心区是栖霞区仙林街道,街道辖区内坐落着12所高校,40个居民小区,1786个驻区单位,人口28万,党员近万名。

就是这样一个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其基层治理模式被誉为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

仙林的治理密码是什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治理让城市更温暖,党建让治理更有效。”仙林街道的居民说。

三级网格沉底到边,兜住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盘”

过去的仙林,是一个信访不断、矛盾频发的“乱窝子”。

街道从农牧场改制而来,既有高档小区,也有拆迁安置小区,既有南京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也有众多“五小行业”,多元主体、多样对象,给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010年6月5日,孙金娣上任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第二天,200多名居民就因为和开发商的车库纠纷围堵了区政府大门,而仅一路之隔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却毫不知情。这深深触动了孙金娣:“老百姓有意见不找社区、不找街道,我们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哪里?”

“组织力强,首先组织要强。”仙林街道推进网格化党建,辖区划分为三级网格,并同步设置党组织。10个社区为一级网格,每个一级网格配备15名左右人员;二级网格156个,每个二级网格配备1名工作人员;1786个三级网格,由驻区单位法人担任网格长。

“大到容纳万余人的高校和小区,小到个体经营夫妻店,都被纳入了网格中,党的组织触角也延伸到了每个角落,稳稳托住了基层治理的‘底盘’。”街道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快板、诗歌、朗诵、情景剧……在仙林街道,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基层党组织是‘连心桥’,有责任把党中央精神用接地气的方式传达给群众。”孙金娣说,“基层工作千条万条,第一条是把党的旗帜高高举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路明灯,深入学、照着做,工作就立竿见影有变化。”

街道社区党组织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他们服务如何、干得怎么样,就是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仙林街道以精心治理、贴心服务,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党的温暖,引导大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解决街道人少事多的矛盾,仙林街道对20多个内设科室职能进行优化重构,成立区域党建、城建城管、人才科技、民生保障等10个“功能型”服务办公室,更加直接承担起治理和服务职责。

来自江西的社区居民邹小美在儿子家看孩子,刚到社区时,感觉事事不便,社区缺少配套,买菜都要折腾一个多小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后,及时与驻区单位南京大学协调,拿出1300平方米场地用于社区配套用房,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13个公共服务站,囊括劳动保障、困难救助、助餐、养老、助教、曲艺兴趣等服务内容。

如今,邹小美在社区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美滋滋”:早上送孙子孙女上学后,到社区的兴趣小组跳跳健身操;中午一个人不愿做饭,就到敬老阁助餐点吃饭,10块钱就有两荤两素;孩子们下午放学了,带着一起到读书屋助教点写作业。周末,街道、社区还组织党员志愿者来指导绘本阅读……本打算孩子大些回老家的邹小美改变了想法:“以后就在这里安心养老了!”

推行一线工作法,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一天清晨,社区工作人员吴礼潇像往常一样到社区巡查,发现路上有一处鼓包,立即上报情况。城管部门来了一看,不得了,路下方就是煤气管线!消防、燃气部门随后赶到,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检修,排除了险情。“如果没能及时发现,有一星火光,后果将不堪设想。”街坊们谈到这件事仍心有余悸。

城市社区居民诉求多、矛盾风险多,“等上门”不够,必须“登上门”。仙林街道在完善网格化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推行一线工作法,街道社区干部全部下沉到网格中,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

“党员干部沉下去,矛盾问题才能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民声民情才能浮上来。”先后干过两个社区书记的郝智慧深有体会。

郝智慧2010年起担任街道仙鹤社区书记,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大走访,这也是仙林街道常态开展的活动——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连万家心。郝智慧拿出了厚厚一摞的笔记本,“足足花了大半年,才把3000多户跑完,记下了这60多本笔记,家家户户的基本情况、问题诉求就是这样‘访’出来的。”

郝智慧不是空手去跑,而是带着街道梳理的79个事项去了解走访对象,并将走访情况反馈到街道。街道组织每日点评、每周小结和每月考评,梳理各网格的治理难题,明确专人跟踪推进,并根据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排名。这一干,就是整整11年。

2019年,仙林街道实施环境综合提升行动。南大和园社区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南京大学存在砖墙破损等6个环境问题,遂将问题反馈给校方,期望学校与社区共同协商加以解决。

当社区书记潘家燕迈进南大会议室时,吓了一大跳:学校房管处、学工处等多个处室负责人齐坐一排,等着她这位社区书记提要求。

“街道搞网格化机制、下沉式服务,我们这些驻区单位是受益者。”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海林坦言,学校大门口、地下通道、周边道路干净整洁,周围群租房整治有效,菜场运营有方,教职工满意度大幅上升……

“沉下去,我们的辛苦指数多一些,但驻区单位的满意指数就高一点、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高一点。”200多名党员干部和网格员每日穿梭在街头巷尾,为群众的“家长里短”“锅碗瓢盆”忙碌着。大小问题都能通过网格化服务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也因此,仙林街道连续11年保持零上访,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连续62个月蝉联全市第一,居民满意度98%以上。

全员参与共建共享,汇聚城市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多年来,以网格化机制为纽带,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仙林街道驻区单位和广大居民中深入人心,形成了“仙林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2013年,仙林街道专门成立“一家亲”协会,南京大学、中建安装公司等56个驻区单位共同自愿出资650万元,用来冠名奖励对社区治理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网格“二十大最美”、仙林“最美的人”、网格“特别贡献单位”……8年来,6730名党员群众、876个驻区单位获得奖励,评选出来的保洁员、保安、绿化员、工地工人、外国友人等,走到舞台中央披上荣誉绶带,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遇到什么事情,在党组织主持下,各方商量着来,矛盾就能迎刃而解。”仙林街道建立协商共治机制,通过走访服务、八方议事、物业星级评比等载体,让业主、物业、开发商坐在一条板凳上,引导他们有事商量着办,齐心协力解决问题。

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在矛盾调处、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让仙林的每一个居民都尝到甜头。

2016年11月,孙金娣提出整治仙林新村地下室的想法,遭到一片反对,大家都说“这是个马蜂窝,碰不得”。原来,1998年仙林新村拆迁安置时,本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地下空间被786户居民抢占一空,私搭乱建成了1056个大小不等的隔间。没有抢到地下室的居民心有怨气,邻里纠纷不断。占到地下室的居民,有的用来堆放废旧杂物,有的摆着汽油罐和轮胎,有近200户居民把隔间租出去住人,甚至有的开设钟点房、麻将馆、棋牌室,私搭电线、煤气罐烧饭屡见不鲜。

“这个马蜂窝不得不捅,不能等到出事再后悔,就是‘滚钉板’也要啃掉这个‘硬骨头’。”孙金娣说干就干,在与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后,街道组建起6个工作组,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有的家庭,光有记录的上门就有三四十次。

居民倪安麟占据地下室开了家棋牌室,“街道、社区天天上门,街道领导三天两头找我,问我有什么困难。”他说,就算石头也要感化了,必须搬!不仅搬,他还主动做起了其他居民的工作。

10个月后,没有一分钱补偿,没有一起上访,仙林新村地下室整治完毕。街道把地下室全部粉刷一遍,用栅栏重新分割,分配每家都有一间,只用于摆放杂物。

街道趁热打铁,在仙林新村推出“本月我站岗”活动,对社区不文明等行为进行纠正,每家每户站岗一个月,好的楼栋就挂上“最美楼栋”“最美单元”牌子。如今,这个昔日大家急于逃离的“脏乱差”小区,一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小区、样板小区。

2018年,仙林街道开展水环境治理,对辖区内12条河道、352个出水排口全面排查整治。街道网格化把大伙联成一体,所有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彻底消除了劣Ⅴ类水质。如今漫步仙林大学城,两年前的“黑臭河”摇身一变成了新十里长沟,如同一条绿带串起各高校校区,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

今年2月,仙林街道又启动餐饮油烟整治,对105条商业街区、40个小区、临街商铺1636家餐饮店的1158个油烟排口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目前,433个问题排口已全部整改到位。

党旗高高飘扬,擦亮基层治理的鲜红底色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仙林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担重任、打硬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心骨”。

“我参加”“算我一个”……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仙林街道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党员、干部顶在前面、上门摸排,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控,抓好社区防控第一道防线。

党员志愿者“黄马甲”是仙林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从早上睁开眼,栖园社区“万家欢”志愿服务队队长钱洁萍都要捋一捋当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车库进水、垃圾亭房修建、河道巡逻、工地管理……一件件、一桩桩,有的要速战速决,但更多的需要步步为营、打持久战,每个环节都需要志愿者长期参与。现在,仙林街道已有5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5000多名志愿者,覆盖到每个小区,身穿“黄马甲”的志愿者成为流动的“治理站”“服务站”。

“我们社区为什么好?好就好在有这么好的党组织、这么好的党员,把我们的事情都放在心上。”东方天郡小区居民洪桂芳和咏梅山庄小区居民马素玲都有这样的感受。

东方天郡小区的水管一度经常爆裂,居民正常生活受扰。每次,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反复出现几次断水事故后,洪桂芳听到社区干部说“宁可脱掉一层皮,也要把这事儿办成”。很快,水管全部更换,彻底解决麻烦。

“也有人不怎么讲理,一点小事就骂人,骂得还非常难听。但社区干部都是静静等骂完,然后默默把事情做好。”马素玲说,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都很心疼,“他们展现出了共产党员最美的样子,充满人格魅力。”

也因此,已年过六旬的洪桂芳和马素玲选择加入到服务居民的行列中,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她们在街道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们就是要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服务居民中的作用,发扬硬着头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四皮’精神,形成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好局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庞博说。

——统一制作党员干部公示牌,选聘退休党员组建督导考核队,让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监督。

——党员志愿者全部佩戴党徽,在急事难事面前冲在前、当示范。

——党员干部向社会公开联系方式,确保居民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联系。

——进一步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五亮”活动。

党组织站在治理的“舞台中央”,党员成为治理的“中流砥柱”,这是城市基层治理“仙林模式”的鲜明特征,也是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成治理优势、服务优势的生动实践。

2016年,仙林街道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孙金娣作为负责人赴北京参加活动并发言;2021年,孙金娣作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再次赴京,在全国“两优一先”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这次我发言的题目是‘种好责任田,当好常青树’。”孙金娣说,组织把我们放在这样的岗位上,抓的是基层党建,打的是党的根基,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不辜负组织和老百姓的重托。

(责编:张妍、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