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堰桥街道:改造老旧小区 让居民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设立了休闲区。堰桥街道供图
“华益商厦两栋楼之间的公共面积只有约30个平方,通过合理规划,社区帮居民建了景观区、晾晒区、休息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党员领导干部集体学习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陈家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慧超说起老旧小区改造,滔滔不绝。
华益商厦小区曾是文明城市创建中常被点名的“老大难”小区,如今却成了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典型和社区间学习的样本。建于1999年的华益商厦小区,原是堰桥街道供销社职工宿舍,共有32户106名居民。该小区实际只有南北两栋楼,中间连廊相接,无法实现封闭管理,此前从未有物业进驻管理,加之房屋年久失修,缺少保养维护,导致房屋漏水严重、环境脏乱差、景观和功能配套不全。如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牵动着陈家桥社区两委班子的心。
陈家桥社区管辖25个小区,其中有18个老旧小区,占比达到72%,2021年,社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头等大事,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要改造,首先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于是,陈慧超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以华益商厦小区为试点,逐户上门征求意见,听取诉求,并融合在整体规划设计中,最大程度满足大多数居民的愿望。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设立了晾晒区。 堰桥街道供图
确定方案后,经过40天的紧张施工,老小区大变样。如今,居民们抬头不见“蜘蛛网”,低头不见污水淌,楼里还设有读书角,并通过向立面借空间,把有限的平面空间让给晾晒区和休闲区。为了增加绿化面积,华益商厦小区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室外楼梯转角后搭建了约4平方的绿植平台。尽管空间小,里面的植物品种可不少,小景观树上还缀有青苹果。小区外墙管线全部采用可以种绿植的木格栅遮挡,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绿色面积。
改造精细,也需要悉心维护才能如新。在社区的引导下,居民自发成立一支自治队伍——“萌新自治队”,拟定《华益商厦自治条例》,全面负责本小区的环境整治、组织协调、设施维护、绿化管理等工作,让华益商厦居民过上了“没有物业,尤胜物管”的幸福新生活。
堰桥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老旧小区改造是街道的一项中心工作,今年总投入达6451万元。街道建设局结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社区意见、居民诉求,积极探索个性化改造模式,不断增强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为惠山区‘锡西花园城’建设添砖加瓦。”(淼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