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瞄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江苏发力服务业强省建设

朱源根
2021年10月31日08:08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省发力服务业强省建设

  10月25日,省发改委网站同时发布三份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三份文件分别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不久前,我省发布《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万亿元左右规模,基本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高地。目标明确了,三份征求意见稿就是具体路径和可操作办法。

  打造千亿元服务业产业群“18罗汉”

  到2025年,全省建设形成300家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创新业态高端、配套功能完善、市场辐射力强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营业收入超500亿元的集聚示范区达到30家,其中超1000亿元的18家。

  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发展集群、功能集成”的发展路径,将资源、产业、服务集中集聚,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友好、服务集成、智慧绿色、管理科学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域,提升集聚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围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制造服务业、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商务服务、文旅文创、康养服务等重点方向和领域,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关联企业、重大项目、优质资源在集聚区内集中,不断做大主导产业规模。

  打造体量巨大的产业集聚区,少不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在服务业用地、财税金融、专项资金、人才引进、土地资源配置以及高端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优先向集聚区、区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一区一策”管理模式,提高集聚区管理机构服务能力,鼓励集聚区在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管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300勇士”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江苏特色“775”服务产业新体系,即主攻发展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7个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型服务产业;壮大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庭服务、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7个具有高成长性的成长型服务产业;突破发展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5个具有前瞻性的先导型服务产业。

  “775”服务体系,其核心是企业。《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围绕19个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到2025年,培育成300家领军企业。

  对这300家企业,有明确的要求。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突出领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研发投入。鼓励发展新型业态模式,充分加快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服务业企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智慧经济、低碳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断提高企业规模效应。支持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发展,鼓励本土企业积极发展总部业态,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等整合企业资源,打造一批连锁型、平台型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要促进产业深度跨界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深入运用“互联网+”“文化+”等新理念新手段促进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附加值。

  打造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100航母”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创新活跃、效益显著、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优势产业链条、标杆企业、新型产业集群和融合示范载体,打造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100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去年,我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3955.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5%。制造业是主体,服务业是延伸,打造百艘深度融合的旗舰,重点围绕和依托14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部分服务业制造化领域,针对不同行业以及区域发展特点,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促进跨行业、跨区域的要素流动、资源整合、平台共建,强化区域互动合作、产业功能互补,共享“两业”融合发展成果。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促进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前沿新材料、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制造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业”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应用。

(责编:孟二波、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