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马明龙:服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马明龙
2021年11月17日07:41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服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镇江位于江河交汇处,是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镇江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三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坚持深度谋划、高位部署,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现代化新镇江激情奔跑。

  把握“高度”,深入落实重大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要求,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制定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镇江实施方案》《镇江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重大平台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清单》等文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机制,构建“1+3”战略实施体系,围绕“六个一体化”明确70项重点工作事项,清单化落实推进,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镇江落地落实。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认真落实《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项目化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以宁镇扬“小三角”全面融入长三角“大三角”,以宁镇扬“中循环”全面助推全国“大循环”。加快镇江连云港南北园区共建步伐,积极谋划市域“九大重点片区”发展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突出“深度”,着力强化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策源地优势,不断提升跨区域创新协同与合作的能力水平。高效促进产业融合。科学研判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镇江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四群八链”产业体系。发展“飞地经济”,与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高能级城市合作建设产业园区,探索专业园区合作开发新模式新机制。高质推进创新合作。加快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承办首届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发布“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镇江)宣言”,上线“科技创新生态图谱”,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高频引进人才集聚。依托长三角丰富的人才资源,实施人才“镇兴”计划、“金山英才”计划,开展院士家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镇、来镇,助推镇江创新发展。

  加大“力度”,健全完善基础设施。以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抓手,加快实现双向“破圈”、多边“链接”。轨道交通稳步推进。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宁句城际轨道年底建成通车,南沿江城际铁路线下工程基本完成,扬镇宁马铁路正在前期规划设计。公路交通提档升级。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建成通车;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项目正式开工;丹金高速正在工可报批。其他设施日益完善。港务集团江海联运中心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数字化绿色港口项目开工建设;大路通用机场水上跑道和二期扩建项目加快推进;高桥港区LNG加注站及接收站工程已进行桩基施工。

  注重“温度”,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着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打造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的长三角中心城市。深化教育合作。丰富地方教育资源,相继引进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外国语学校等在镇江设立分校,高校园区投入使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医疗共享。持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医疗机构107家。与南医大合作成立南京医科大学镇江临床医学院;引进上海“名医主刀”医生集团,成立“金山博医”“焦山杏林”“北固口腔”三个医生集团,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推进文旅融合。举办第二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峰会等,创成第三届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主办城市,开发精品红色旅游,连续举办金山文化旅游节、美丽乡村游嘉年华等节庆活动,城市魅力充分彰显。

  拓展“维度”,打造共保共治格局。积极推动区域内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合作共享、资源整合和要素流动“无障碍”。推动政务服务通办。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构建线上线下“一窗(网)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深化环境治理合作。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市,建立长江干流等跨市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共同推进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共同守护生态绿色。加强长江禁渔联动。落实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协作共管机制,长江退捕工作得到国家第三督查组充分肯定。

  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镇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部署要求,在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加快实现“三高一争”,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体现更大担当、做出更多贡献。重点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产业协同支撑。更高水平参与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协作,主动对接高能级城市产业,狠抓关键配套环节,构建更大范围产业共同体。努力在优势领域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全方位协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成本低、空间足等比较优势,建强载体、创新机制,让“都市研发、镇江转化”模式加快落地见效,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要基地。三是强化生态产品供给。立足自然禀赋资源,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落地关键战,打造长三角“生态高地”。创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彰显“真山真水、城市山林”的生态价值。四是强化旅游品牌塑造。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田园乡村等旅游资源,做强旅游核心产品,做优旅游配套服务,打造长三角更具知名度、美誉度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让人们可以看山水、阅文化、品美食、享休闲、乐购物。 (作者为镇江市委书记)

(责编:萧潇、唐璐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