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高标准农田成南通海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2021年11月19日15:51 | 来源:海门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高标准农田成海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本报讯 (记者俞苏华 通讯员杨雷)当前,悦来镇友爱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1300亩土地已平整结束,配套水泥道路也已铺设完毕,河道整治后焕然一新,工人们正抓紧建设农桥和泵站,整个建设任务预计本月底完成。今年海门共建设6.1万亩高标准农田,整个项目于7月15日全面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6%,力争12月15日前主体工程完工,12月底完成区镇“四方验收”工作。

“我就是高标准农田的受益者。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机耕路通到田头,全程都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临江新区稻麦种植大户张涛说。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统筹农业生产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效利用基本得以实现。截至2020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7%,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7.3万亩,超额完成南通市政府下达的25万亩的建设任务。新建机耕路530.49公里、机耕桥梁182座、泵站258座。通过平田整地、沟塘清淤、配套路桥涵闸灌排设施、建设农田林网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积极实施沟河疏浚、水环境整治、河坡护理、道路和河道绿化工程,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大力提升耕地质量的最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先土地平整,后配套基础设施,小田变成了大田,规模连片程度不断扩大,极大提高了粮食全程机械化水平和耕地利用水平。全区水稻面积从8000多亩发展到目前的10.18万亩,其中80%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水稻亩产超600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日益增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持下,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兴力量。目前,全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62家,从事种植的专业合作社所流转的土地95%以上在高标准农田区域内;全区家庭农场3242家,其中从事种植业规模经营个数占比达86.54%,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22.15万亩,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经营面积为68亩。全区新型合作农场达75家,经营面积超3万亩,今年上半年,各新型合作农场亩效益同比增加104元,总收入达到了2165.08万元。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园区也在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发展得风生水起,先后建成了望旺农场、强盛科技、金盛羊家乐、世外桃源、天籁村、金伍叶、都市玫瑰园等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和生态主题农业园区。以海门街道智谷绿海、常乐镇官公岛农业园、三厂星期七生态园为核心的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也初具雏形。各区镇也都建成了1万亩以上的粮食生产示范片。

成绩背后,是我区对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建设的不断探索。“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累计新增可耕地面积6700多亩。按照“统放结合”的原则,我区充分发挥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和指导作用,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和专项工作推进会,及时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周汇报、月讲评、季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工作推进常态化。始终明确区镇为项目建后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工程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责任单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为第一责任人。同时,设立“管护网格员”,将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纳入区镇网格化管理范畴,保障各项工程设施建成后正常运转和高水平利用。

此外,我区还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代理、统一建设监理、统一检测检验、统一绩效评价的“五个统一”机制。今年,我区率先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引入集中代建、标后管理模式,即由专业公司全过程管理,中标后由参建单位强化监督管理,严抓施工单位“五大员”,通过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建设。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