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生态

南通村河整治三年行动消除黑臭河道3070条

2021年11月29日15:58 | 来源:南通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生态化整治造就百姓身边幸福河

“以前这条沟塘里垃圾成堆,天一热就臭气熏天,我们住在附近饭都咽不下去,如今通过河道整治工程,气味散了,水也清澈了。”24日,如皋市九华镇村民王元群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家住宅西侧的黑臭沟塘的变化。昔日“臭水沟”,如今农民身边的“幸福河”。

九华镇的沟塘改造只是南通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的一个缩影。我市先后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生态河道、黑臭河道治理三年行动,完成疏浚农村等级河道3065条(段),消除农村黑臭河道3070条(段),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810条(段)。活水畅流、岸绿景美的农村水环境画卷,正在南通农村地区徐徐展开。

自己河道自己管

农村河道治理“三分治、七分管”,管是关键,必须创新管护手段,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治理长效机制,方能摆脱“反复治”的怪圈。

在如皋搬经镇朱夏社区35组至37组居民河边,92岁的陈秀凤正拿着篮子洗淘花生,“以前河里的水很黑很臭,现在干干净净的,还可以在里面洗洗菜”。

孟玉贵是朱夏社区的一名调解员,他告诉记者,河道整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改造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插曲。原本在35组至37组居民河靠近坝埂的位置有一棵茂盛挺拔的老榆树,严重影响了河水的畅通。为了做通树主沈加兰一家的思想工作,孟玉贵多次上门。为了社区的环境,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舍弃老榆树。如今,沈加兰的家门口比以前亮堂了,河岸也拓宽了不少。

“我们充分发挥一河两岸党员的作用,把党员分片包干,党员带头做好自家门前的河道清理,然后再去做别人的工作。”朱夏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继露告诉记者,“社区采用分段包干制,密切联系群众,积极解决群众矛盾,所以河道清理的速度就快了。”

今年以来如皋市结合水环境治理新特点,投入6.7亿元实施“片区化”治水战略,把好在建工程廉政、安全、质量、审计、信访“五关”,积极宣传治河、管河、护河新理念,收集一镇一村河道治理典型亮点,在全市347个村居推广学习,农村河道逐步形成从无人管到有人管再到专业管、标准管的管护新格局,让“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打通村河黑臭“堵点”

25日,全市全面实施区域治水加快建设现代水网现场推进会在通州召开,与会人员站在通州区余丰河和翻身河的十字河口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流水质清澈、水体潺潺流动。

实施区域治水工程后,翻身河的水由西向东流向东社闸河,余丰河南段的水由南向北流至团结河,并带动沿线河道参与水体流动,最终通过通州湾汇流入海。通过联合调度,实现了水体流动,水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河道纵横交错,畅通河网水系,水体有序流动,水质才能得以改善。”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晓春表示,区域治水打通农村水系不通、水流不畅的“堵点”,自今年3月全市区域治水畅流活水暨生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现场会召开以来,全市区域治水实现了从多点开花到全面开花。如皋探索实施农村排水资源化利用,文池河片区已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主要河道消除劣Ⅴ类。如东通过在四贯河和公共河设置3座简易束水工程实现如泰运河以北区域河网有序流动,大大降低了内部河网对如泰运河的污染排放。海门克服困难,拆除了骨干河道浒通河北段3条历史遗留坝头坝梗,河道引排恢复畅通,重建海门河西闸,断流60年的海门河恢复连通,通启片高低水系实现水体交换,不仅有效改善片区水环境,更为解决启东水源单一的问题提供了条件。

生态整治造就幸福河

“本月19日,省河长制工作督查组赴启东开展河长制工作专项督查,启东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成果获肯定。”吴晓春表示,由分散性试点向集中连片建设推进,从整村建设迈向整区镇推进,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启东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河道建设创新样板。

近年来,启东以生态河道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实行生态河道统筹规划、样板引领、以点带面、整村推进。2020年起,启东创新实施农村生态河道示范片工程,以二级河为划分边界,建成区周边、星级景区、属地区镇为重点,大力推进吕四、合作、南阳、惠萍等4个生态河道片区建设。目前,已建成40个生态河道示范村、400条生态河道,农村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对河道本身的控源截污、畅流活水只是‘治标’。”吴晓春说,生态河道建设,坚持因河施策,包括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各项行动,全面清理河道乱占、乱建、乱排现象,标本兼治,才能全面切断污染源。

本报记者 龚秋瑾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