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解读:江苏海门如何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人民网记者王继亮
2021年12月01日15:50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江苏海门举办人才节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南通海门撤市设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今年9月召开的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南通明确提出,海门要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这是南通市委、市政府对海门寄予的厚望。海门将紧扣这一目标,系统谋划、实体运作,扬长补短、锐意探索,努力在江海大地率先呈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模样。”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表示。

紧扣“高质量对接沪苏、高质量优江拓海、高质量融入南通主城”的“三个高质量”发展主题,海门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今年3月份,江苏2020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公布,该区被评为全省2020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优渥的发展基础、奋力拼搏的干劲,为海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汇聚力量。

描绘发展路径

江苏省委鼓励各地探索各具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形态,要求南通“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大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海门肩负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使命,其发展路径是什么?

记者注意到,南通市支持海门“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要求海门“建设尽显大江风光、独具海上风情、展现国际风范的魅力生活空间”。“我们将紧扣党代会确定的主题,坚决担负起‘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历史重任,努力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海门经验’。”郭晓敏指出。

而在新近闭幕的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参加南通团审议时,勉励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好重要支点作用,努力让“上海北”成为“北上海”。随着北沿江高铁、海太通道即将开工建设,海门将直接与上海、苏南相连。作为省党代表,郭晓敏说,海门将全面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积极构建开发开放大格局,勇当跨江融合新示范。

如何在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过程中展现新作为?该区提出,将“写”好五个方面“文章”:突出江海联动、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突出跨江融合、打造对接沪苏桥头堡;突出城乡一体、打造共同富裕新示范;突出机制创新、打造社会治理新标杆;突出党建引领、打造全域党建样板区。

这五篇“文章”怎么写?海门为每一个发展主题提出具体任务: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并进,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持之以恒招引大项目,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全面推动江港、海港、空港“三港”共兴;推动交通上的无缝对接,加快形成“全域构环路、高架连高速、畅达通沪苏”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推动产业上的无缝对接,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上与上海、苏南融合发展;推动政策上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城乡一体发展发面,推动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把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保障领域,解决百姓住房、教育、医疗、养老问题。此外,发挥好“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真正把问题发现在基层、矛盾解决在基层。同时,发挥党员表率作用,培育党建特色品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海门是著名爱国企业家张謇的故里,百余年前,张謇以“实业救国”理想在南通兴办了大量企业,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新时代,海门有何新发展思路?当地提出,在沿江,重点打造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两大创新硬核,推动沿江产业集聚和转型;在沿海,紧扣大通州湾核心区目标,海门港新区积极争创省级开发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力争5年再造一个“海门工业”。

项目+人才是关键

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大项目是支撑。近年来,海门高端纺织、现代建筑、先进装备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持续壮大,工业应税销售最近四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海门区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该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南通保第一,全省争进位”的奋斗目标,坚持“实力海门”战略导向,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决战”的状态,大力推进省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4月,29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200亿元;5月,海门在上海集中签约27个大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近年来,海门先后制定出台《“大项目突破年”若干政策意见》《海门市高质量服务企业十个一工作机制》《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21年修订版)》等系列文件,为重大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千亿级省重大项目——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签约后,我们立即启动前期工作,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推进方式,倒排时间节点,谋划梳理了项目开工前的52项重点任务,对照节点实行‘挂图作战’,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224天。”海门区发改委主任俞军介绍。

统计显示,2020年,海门亿元队伍持续壮大,应税销售超亿元骨干企业达到156家,较2019年净增14家。此外,当地梯度培育一批50亿元、30亿元、20亿元级大企业(集团),数量分别达到1家、2家和4家。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郭晓敏看来,只有奋力推动新时代海门人才强区建设,才能为全力“打造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今年以来,该区密集出台《关于实施“东洲英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试行)》《“521”东洲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这个覆盖引才、育才、用才、服务人才等“全链条”的人才政策体系,为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最终目的是惠民生增福祉。今年以来,海门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年度50件民生实事项目等紧密结合,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80%,党史主题公园、府南生态绿廊、图书馆新馆等一大批民生实事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运营。

美好蓝图已绘就。郭晓敏表示,海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全力打造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作出海门贡献。 

(责编:张妍、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