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政治

高凤英:与刘胡兰齐名的水乡女民兵英雄

2021年12月02日15:48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第一版纪念“三八”妇女节的社论中写道:“我们要学习苏中高凤英和晋绥刘胡兰的光辉范例,领导广大妇女和敌人作誓死不屈的斗争。”同时,在第三版“三八特刊”登载的《解放区妇女在爱国自卫战线上》一文中,以“新时代的花木兰”为题介绍了高凤英的英雄事迹。延安广播电台、《新华日报》《大众日报》《苏中报》《江海导报》《紫石大众》等解放区报刊也先后宣传了高凤英的英雄事迹。1947年秋,新华社记者孙振冒着生命危险到高凤英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采访,写成了感人肺腑的长篇通讯《女英雄高凤英的故事》,后被收入华中新华书店出版的《不屈的斗争》一书。解放后,《江苏省民兵斗争故事集》等专著刊载了高凤英的英雄事迹,并出版了专门介绍其故事的连环画《高凤英》。至今,海安、姜堰一带还传颂着歌颂她英雄事迹的七字唱:“革命英雄高凤英,英勇杀敌为人民。舍身报国求解放,百姓闻之泪雨倾。”

高凤英(1925—1947年),女,原紫石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不久任双堡乡妇女主任。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华中野战军北撤,紫石县(现海安市)姜北区斗争形势恶化,区委号召拿起枪杆子开展斗争,高凤英率先响应。同年秋冬形势更加紧张了,在极其艰苦的反“清剿”斗争中,区委要求她北撤,她坚决不同意,要求参加游击队,留在原地坚持斗争。高凤英成了区游击队唯一的女队员。每逢有侦察任务,她总是抢着去。她化装成讨饭老太婆,多次进入据点抓“舌头”、侦察敌情、打死敌军官,把传单贴到地主“还乡团”分子的大门上,把地雷埋到作恶多端的“还乡团”分子门槛下,吓得敌人心惊胆战。

高凤英打起仗来非常勇敢。战斗中,她总是冲锋在前。1946年8月的一天,姜北区委和区游击队宿营于张尤庄,姜堰据点的三四十个敌自卫队员窜到尤家庄抢粮。区领导一声令下,游击队向河南的敌人发起进攻。高凤英冲在最前面,第一个冲到河边,跃上河坎,就势一滚下了河,冒着敌人的弹雨,一边踩水过河,一边向敌人射击,很快就到了河对岸,一枪击毙了一个敌人,敌人看到游击队来得这么快,吓得丢下抢的粮食就逃了回去。

在危险的时候,高凤英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困难的时候,更是把方便留给战友。一次,高凤英同班长等五六个人在胡家舍与几十个敌人遭遇,敌人的3挺机枪一齐向他们扫射。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高凤英果断地对班长说:“你们先走,我掩护。”她凭借有利地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掩护其他同志转移后,她才边打边退,退到河边,一个“猛子”潜到河北岸甩开了敌人。

1947年1月13日,获悉姜堰敌自卫队第二天要下乡“扫荡”,紫石县团和姜北、白米、沙岗、台南区队决定主动出击,伏击敌人。14日天刚亮,千余敌人从姜堰下来,东路伏击部队,乘敌不备突然出击,歼敌一个尖兵排。敌大部队迅速赶了上来,县团领导当即决定撤出战斗。上午10时许,部队撤到四面环水的高家垛,遭到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包围,为掩护大部队转移,高凤英带领突击队连续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战斗到黄昏,大部队趁天黑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战斗中,高凤英腿部负伤,被安置在一位老大娘家里。敌人进庄后反复搜索,两次闯进老大娘家盘查,大娘都以“这是我女儿,被流弹打伤的”搪塞过去了。天快黑时,敌人再次搜查,叛徒认出了高凤英。高凤英不幸落入敌手,敌人把她绑到一个祠堂里,反绑着双手吊在屋梁上,残酷地折磨了一夜。高凤英几次被打得昏死过去,也没有吐露一点机密。15日清晨,敌人又将高凤英绑到一棵榆树上,用点着的香烟将她的脸上烫满了黑红色的水泡,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敌人的种种酷刑没有得到一句口供,得到的只有高凤英仇恨的目光。中午,高凤英被敌人押到高家垛南边的空地上,此时,高凤英滴水未进,但她仍以顽强的毅力,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伤痕累累的身躯,面对敌人的屠刀,昂首挺胸,毫无惧色。敌人扣动扳机连开两枪,高凤英竟然未倒,敌人又慌忙向她猛刺3刀,就这样,年仅22岁的高凤英,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高垛群众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都开会纪念高凤英。1963年,将她受难的祠堂附近的一条南北向的河命名凤英河。1975年4月,海安县人民政府在沙岗乡张东村2组(现南莫镇青墩村20组)建成高凤英烈士墓。1995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群众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高凤英入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2010年3月,海安县人民政府将高凤英烈士墓改建成高凤英烈士陵园。2020年9月,高凤英革命烈士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李国良)

来源:海安日报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