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住建行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费少云:把城乡建设的“时代答卷”书写得更加厚实、更有分量

江苏宿迁市来龙镇白鹿湖新型农村社区。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打造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城市,创建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报告为今后一段时间全省的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动力。”江苏省党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表示,今后,江苏住建全系统将锚定省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勇敢承担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中的住房城乡建设责任,为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过去五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聚焦百姓关心、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农房改善等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实现了‘六个迈进’,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改善。”费少云介绍,五年来,江苏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在全国保持总体领先、重点领域率先的引领地位,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造后的南京秦淮区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住房工作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向住有宜居迈进。实施棚户区改造130.33万套,近400万群众出棚进楼,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由22.58%提高到27.7%,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700多个、惠及居民240多万户。
市政基础设施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迈进。从水源水到龙头水的全流程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健全,自来水深度处理比例全国最高,太湖流域实现连续13年安全供水。各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落实机制基本确立。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垃圾处理、公共停车、天然气等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建设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向品质提升迈进。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国领先。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率先以立法形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乡村建设在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向综合振兴迈进。8.6万户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全部按时保质完成。改善超过30万户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命名324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有效保护31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65组传统建筑组群。
建筑产业在总量最大的基础上向实力最强迈进。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每年均位居全国首位。建筑业企业建设项目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程建设领域全流程审批时限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
城市管理在强化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迈进。构建了全链条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实现全量无害化处理,环卫清扫保洁质量持续提升。新(改)建城市公厕近7000座,新增停车泊位超过58.1万个。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落实党代会精神,最好的应答是出发,最美的背影是赶路。新征程,新起点,江苏建设者将不懈奋斗,守正创新,坚决把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中落地落实。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升城乡建设品质。贯彻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田园乡村。防范化解安全隐患,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我们将把工作放到‘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来定位,在统一思想中凝聚智慧和力量,在扛起光荣使命中勇于担当作为,努力把党代会精神转变为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把城乡建设的‘时代答卷’书写得更加厚实、更有分量。”费少云说。(筑建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