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宜居江苏·特色乡村》系列报道之一

江南水乡中的“芦荡火种”——昆山歇马桥

2022年01月10日18:12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江苏乡村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江苏乡村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彰显乡村红色文化魅力,既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广大党员群众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对已命名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中具有红色文化印记且实施成效较好的村庄进行了梳理,人民网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村庄,陆续推出,以激活红色记忆,发扬红色文化。

昆山市歇马桥景观。江苏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供图

作为江南水乡典型代表的歇马桥,不仅拥有水墨画般的“小桥、流水、人家”,也是新四军淞沪(千灯)昆南抗日游击区。如今的歇马桥,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实践,开启了乡村振兴之路。

1939年6月中旬,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东进苏南,7月初在歇马桥同昆山、青浦抗日游击队会师,建立了新四军淞沪(千灯)昆南抗日游击区。

1939年至1945年的6年烽火征程中,这支淞沪地区抗击日伪的主要武装力量,累计歼灭日军200余人、伪军1500余名,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抗日救亡的士气。抗战胜利后,新四军淞沪(千灯)昆南抗日游击区共1500余人在歇马桥、青浦一带集结,北撤至江苏涟水地区,整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

1941年初春,淞沪游击纵队参谋长周达明率领昆青支队从歇马桥村出发,准备与朱亚民率领的浦东游击队在松江天马山会师。行军途中,在谢石关村突遭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淞沪行动总队”阮清源部袭击,周参谋长及八十多位指战员不幸壮烈殉国。仅20余人趁着夜幕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在歇马桥群众的掩护下,隐蔽在淀山湖的茫茫芦苇荡里,同当地抗日武装一起坚持斗争,留下了昆青游击队在昆南的革命火种。这支抗日武装部队后来随朱亚民的淞沪支队进入浙东军区,整编为解放军第20军第60师。这是发生在歇马桥的真实故事,昆山版的“芦荡火种”。

歇马桥古街上的新四军淞沪(千灯)抗日史迹陈列馆。江苏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供图

在歇马桥内还有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宋时期爱国将士韩世忠将军的纪念馆。这里保留着百年老树,约5000平米的明清建筑以及孝子牌坊等历史印记,馆内记载着韩世忠大灭金兵的资料及其生平事迹。

近年来歇马桥坚持“富村+富民”的初衷,依托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运营,弘扬红色党建文化、彰显历史名人文化、宣传展示古桥文化、展销农业品牌文化,将歇马桥打造成集文创产业、艺术休闲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江南艺术田园乡村,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效应。同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分区分类整治,重点推进核心保护区古街的修复,展示“小桥、流水、人家”“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江南水乡风貌。打造民宿品牌,延续歇马桥村“歇”文化,将村庄融入休闲时代的新田园生活。(汤全明 杜小旋)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