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民生

南通通州,在“好通”中蝶变

2022年03月30日14:53 | 来源:南通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通州,在“好通”中蝶变

这两年,通州“通”的优势更明显了:

大而言之,沪苏通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高铁呼啸而来,彻底改变了通州交通格局。

小而言之,去年年底,江海大道东延高架主线建成通车,形成与南通主城15分钟通勤圈。

更多交通利好,指日可待:北沿江高铁、绕城高速、沪陕高速公路平广段扩建工程、锡通高速北接线工程等省市重大交通项目正按序时目标顺利推进。

一通百通。通州强势蓄能,一路高歌猛进。

全面连接,与主城融合得更紧了

周末,家住市区城南的陈磊一家三口,从虹桥路驶上高架,通京大道转江海大道,不到半小时,就到达通州城区水街。

“我的业务在通州,几乎每天往返,过去开车单程50多分钟,江海大道东延段通车后,半小时就能跑一趟。”陈磊说,交通的便利直接扩大了工作、生活半径,“通州的环境很好,景点不少,下午,我们准备去鲜花小镇转转。”

华灯初上之时,江海大道高架上,由南通向通州和由通州向南通的车流,车灯闪烁,形似两条游龙,颇为壮观。

今年,通州区将以江海大道东延高架通车为契机,加快与主城双向融合,统筹布局城市生态业态、风格风貌、家具小品,全方位打造“一街一景”,增强城市吸引力。届时,将有更多包括南通主城居民在内的八方游客涌向通州。

除了江海大道高架,东快速路、钟秀东路、人民路东延、龙盛大道、青年路东延、世纪大道东延、通甲路……多条通道齐头并进、加快成势。近年来,通州全面接轨南通主城,打通瓶颈路段和对外快速大通道,推进区域干线路网融合,外成环、内成网。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机场大道、金川大道西延等骨干道路相继通车,累计建成对接南通道路超100公里,新增国省干线近150公里,推动了通州与南通主城区一体化发展。

优势突显,项目人才落户更多了

交通优势,吸引人气,招来财气。

上月中旬,沃太新能源项目开工,这是位于南通高新区的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个五年战略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司负责人袁宏亮介绍,情定通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这里的交通优势。“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产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公司销售额相比前一年仍实现了大幅增长。”

同样在南通高新区,中科院博士赵慧宇创办的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致力于反渗透膜、纳滤膜等水处理膜材料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及为客户提供专业水处理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初吸引赵慧宇的,通州优良区位优势是重要因素之一。他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这对我们公司生产、销售,乃至吸引技术人才,都会有很大帮助。”

近年来,通州以区“510英才计划”为统揽,通过举办“高洽会”、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引才活动,广泛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834人,高技能人才达7.41万人,去年高校毕业生新增参保人数4592人。

交通蝶变,招来了项目;重大项目集聚,引来了人才;人才集聚助推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1月,高德电子在南通高新区总投资100亿元兴建新型电子元件项目,这不仅是通州,也是今年南通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的首个重要成果。

本月初,通州区在川姜镇举行全区一季度产业项目开工仪式,涉及33个项目,是继上月16日南通高新区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之后,对全区招商引资成果的又一次集中检阅。

交通枢纽,建硬核区优势更足了

今年年初,通州区明确相关建设任务:推进西站大道高架、G40西站互通等工程,着力打造高铁门户;保障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绕城高速、S226等干线路网,启动通吕运河、新江海河航道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构建内畅外联的“公铁空水”立体交通枢纽。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并非凭空而谈:北沿江高铁渐行渐近,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规划建设中的京沪二通道、通苏嘉甬高铁经南通西站在境内交汇,由此通州境内将形成路网大循环。

同时,南通筹建的4条市内轨道有3条连接通州。南通新机场场址获批,将为通州经济腾飞插上新的翅膀,其与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将共同构成长三角国际航空主枢纽。

作为南通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拥有空中“黄金走廊”的通州区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最引人瞩目的“桥头堡”。

通州区委按照市委赋予通州“产业创新高地”的新使命,结合通州发展实际,提出了“打造新高地,建设硬核区”的目标。

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创新水平是建设硬核区的主要支撑。通州区坚持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龙头企业和科创企业“双轮驱动”,坚定不移壮大“一主一新一智”即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产业。近三年,该区80%的新上产业项目归属这三大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近200家,去年产值占比突破36%。

通州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了多家世界及国内行业龙头,获评“中国压铸产业示范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板块,集聚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通州区与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创新联盟合作,在南通高新区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已经开园,已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入园。

智能装备产业,已形成高端数码打印、工业自动化、冷链装备等板块,特别是电容器和电极箔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国内第一、世界领先。

蓝图绘就,目标确定。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具体而言,通州将发力“四个坚持”。坚持“硬实力”和“软环境”同步提升,将继续发扬“拼第一”精神,确保今年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7%以上,到2025年突破两千亿,占全市比重超16%,综合实力挺进长三角市辖区前10强;全力打造“万事好通、周到有解”营商环境品牌。坚持“大项目”和“好项目”双向发力,确保全年新签约并注册重大项目42个;确保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坚持“新片区”和“老城区”互促共赢,强化主城意识,打造靓丽宜居的城市副中心,围绕南通西站,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精准实施产城融合,推动片区生态环境提升,打造与“万亿元”城市相匹配的滨江高铁新城;同时,加快老旧小区微更新、微改造,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坚持“口袋鼓”和“脑袋富”齐头并进,一方面,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紧扣喜迎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创作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反映时代风貌的文艺精品,更好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春风浩荡,“南通好通”。通州正乘势奋进,通向长三角,通向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任溢斌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