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减税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江苏:留抵退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乘风破浪”

工作人员来到企业调研并送上退税减税优惠政策。江苏税务供图
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用工等综合成本上升诸多因素影响,“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为助力企业快速纾困,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茁壮成长,江苏税务部门精准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给正处在扩张期、急需资金支持的“专精特新”企业送去资金“活水”。
“坚持把创新做下去”
“2200余万元的留抵退税及时到账,为我们研发新技术又注入了新的活水。”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勇表示。成立于2010年的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中高端光刻胶、光刻胶单体和光刻胶树脂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前不久,企业财务人员在税务人员的精准辅导下完成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并快速落袋。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只有研发投入的不断加码,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才不会降速。增值税留抵退税作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要坚持把创新做下去。”赵勇说。
如何把“真金白银”从“纸上”落到“账上”,考量的是税务部门为纳税人纾困解难的初心和实打实兑现政策的决心。
“在最困难的时候,655万元的退税红利,为我们企业发展打入了一针强心剂!”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彭正茂高兴地说。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潜在独角兽企业,江苏宜兴德融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柔性薄膜砷化嫁光电芯片量产技术,承担着“十四五”国家重大航空航天科研攻关任务。
“今年,企业成本增加近10%,运营压力十分巨大。”彭正茂表示,有了这笔留抵退税,企业有信心度过难关,提升创新能力,助力中国航天迈向深空。
工作人员来到企业调研并送上退税减税政策。江苏税务供图
“关键的时候扶一程”
走进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现代化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运转,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各类装备构件在调试后即将发往各地。就在两个月前,企业负责人仇云杰还在为企业的资金发愁,“运输成本增加、物流时效受限、货款资金回笼慢……让本就紧张的资金链更加脆弱。”
关键时刻,税务部门送来了留抵退税政策红利。“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我们顺利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437万元,大大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仇云杰表示,有了政策红利的支持,长虹智能与中车株机公司签署的涂装布局优化及智能化改造相关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为了让“专精特新”企业留抵退税退快、退准、退稳,江苏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建立“一户一档”“一企一策”机制,制定辅导清册,通过电子税务局政策速递、征纳互动平台定户推送等途径,让企业及时知晓政策,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发展。
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其他仪器仪表制造的中型企业, 随着业务量增大,面临着货款资金回笼慢、账面流动资金少、原材料采购资金短缺等困难。“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辅导,并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2200余万元的退税及时到账,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让我们有了稳住订单的底气。”公司财务负责人杜祜玲表示。
工作人员来到企业实地调研并送上退税减税优惠政策。江苏税务供图
“更有信心谋发展”
作为“专精特新”代表企业之一,成立于2001年的徐州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面对全球汽车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公司的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市场占有率逆势上扬。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家精准政策扶持。”全国人大代表、公司负责人付红玲表示,受益于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云意电气享受到670余万元的政策红利,发展信心更足了。“税务部门第一时间给我们推送个性化政策,还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辅导,确保政策‘红利’快速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福利’。”
“一企一策”助发展,多措并举解难题。江苏税务部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点对点的精准辅导、立体化的政策帮扶,帮助“小巨人”们行稳致远。
在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葛海涛看来,166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如同“及时雨”,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我们将这笔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力争上马N95生产线,同时在口罩设计方面加入中国风等元素,开拓国内外市场。”葛海涛表示。
税收优惠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与底气。“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持续提升税费服务质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长之路走得更加铿锵有力。”江苏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闫士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