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素有重商亲商的传统,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放管服”改革试点的城市之一,“行政审批一枚印章管到底”“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营商环境提升带动投资创业热潮,近三年全市市场主体日均新增近400户。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南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系统推进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建设,全力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厚植沃土,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坚持以严格执法为关键、以公正司法为保障、以全民守法为基础,全面推进法治南通建设,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营造“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良好风尚,构建安全、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提升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厘清行政处罚与柔性执法结合点,明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情形,开展涉企行政处罚合规治理,推动行政执法“力度”与“温度”有机统一。深化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基层执法更规范、更高效。在全省率先试行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创新推行“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新模式,提高监管效率,确保“非必要不打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首违不罚、免罚轻罚、责令停业停产报备、重点优质企业立案审批、上市企业“白名单”等制度,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推进公平竞争审查重点领域全覆盖、审查标准清单化,创新大数据监测+专业复审评估模式,设立公平竞争企业监测哨点,保障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设立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南通(家纺)快速维权中心、中国海安(家具)快速维权中心等3家“国字号”中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组织开展行政机关履行政府合同情况专项督察,推动行政机关守信践诺。突出司法保障。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产权犯罪,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贯彻合同自由、诚实信用原则,依法认定各类交易模式和交易结构创新合同效力,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和交易秩序。依法规制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妥善审理涉及行政许可、企业经营自主权等行政案件,支持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授权、行政协议等方式引领和规范市场行为,推动市场监管更加公平统一。积极回应建筑、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重点产业司法需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司法支持力度,主动帮助防范化解风险,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得到最周全呵护。
营商环境怎么样,市场主体说了算。我们坚持用户思维、需求导向,以企业感受为第一评价、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全面优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政策支持精度。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研究出台“营商环境66条”“创新30条”“产业发展50条”等集成性政策和“稳增长50条”“纾困解难8条”等阶段性政策,搭建惠企政策平台,着力推动线上申报、免审即享、快速兑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匹配全龄人口需求,完善集普惠托育、社区托育、幼儿园托育为一体的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人才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为青年人求职创业、成家立业解除后顾之忧。加快服务直达速度。推出“南通百通”App,聚集企业办事、市民生活服务场景,整合汇聚各类移动服务事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坚持首问负责制,建立“线上交流+线下对话”工作机制,实施企业问题和群众诉求“及时收集、分类建档、定期研究、集中化解、评议反馈”闭环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健全联系服务企业和项目工作机制,落实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服务,让企业诉求有则必应、有则即应。传递重商亲商温度。高起点建设张謇企业家学院,以立法形式将每年5月23日设为“南通企业家日”,加大对优秀企业、企业家表彰奖励力度,让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拓宽渠道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广大群众、港澳台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言献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持续做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品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政府由“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职能转变,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民安民的良好环境。
树立“凡事皆有解”的理念。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聚焦营商环境堵点难点,运用改革手段推动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梳理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取消或优化审批事项178项,推出“标准化+一件事”事项101项。探索创新企业开办“在线身份验证、一表填报申请”,项目建设“一证办理”施工许可、“数字化联合审图”,企业运行出口退税“快审快核快退”和“一月多退”等机制,实现企业开办最快半天、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215个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升级服务模式。组建大数据管理局,成立全国首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推动部门之间行政数据集成共享、业务协同,为“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提供数字支撑。建成并上线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管理平台,部署市县镇村四级7.4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事项在线申报和审批信息实时推送。突破要素制约。围绕“地”的问题,实施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机制,持续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围绕“人”的问题,实施“江海英才”“才聚江海”等人口集聚工程,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围绕“钱”的问题,设立创新发展基金,开通“融资好通”平台,做优“苏科贷”“江海贷”“小微贷”等金融产品,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体系。以更多的真招实策让各类市场主体“长得快”“活得好”,确保南通经济发展底盘稳、活力强、后劲足。
(作者为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