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宜居南京,為市民托起穩穩的幸福

2021年10月13日14:23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宜居南京,為市民托起穩穩的幸福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是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任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証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辦成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這5年,南京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住房保障、房地產市場、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整治、危房治理等各項民生工程,在推進“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不懈努力中,傳遞著這座城市為民服務的溫度。

住有所居:棚改、保障房建設不斷提速,超計劃高質量完成任務

周末閑暇時刻,文藝青年們都喜歡去小西湖片區走走看看。青磚小瓦馬頭牆,回廊挂落花格窗,這裡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筑蘊含著濃厚的老城南歷史文化氣息。而居住在堆草巷31號的馮奶奶,已經習慣了來來往往的游客、參觀者。

改造前的小西湖片區是典型的棚戶區,房屋大部分年久失修、空間環境衰敗,人均居住面積僅12平方米,市政公用設施嚴重不足。在“小尺度、漸進式”的城市更新中,小西湖片區亮出了幸福家園的別樣鏡頭——既保留明清歷史風貌,也滋養新的活力,還為留下的原住民改善了居住條件。

不同於小西湖片區的“微更新”,距離德基廣場僅幾步之遙的劉軍師橋棚戶區通過征收拆遷退出了歷史舞台。該片區隻有5000平方米,過去幾十年被92戶居民和19家工企單位擠得密不透風。“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握著我們的手說,隻要有一個帶衛生間和廚房的房子,她這輩子就滿足了。”新街口街道長江路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因為有著強烈的搬遷意願,征收令下達45天后,這裡的居民們就全部搬走。按照新一輪規劃,劉軍師橋地塊將成為南京CBD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商務、商業和文化為主要功能。

無論是棚戶區、城中村的改造,還是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保障,都需要大規模推動保障房建設。在丁家庄、上坊、花崗、岱山四大保障房片區為數十萬戶居民圓夢安居時,“十三五”期間的南京市重點工程——百水、綠洲、孟北等新三大保障房片區又啟動建設。南京安居集團相關人士透露,進展最快的百水保障房片區中,提供2000多套安置房的項目今年6月已經竣工,提供1016套公租房的項目今年年底將正式交付使用。

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相關人士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計劃完成150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目標任務,新開工1500萬平方米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同時,籌建350萬平方米人才安居住房。但高質量發展的南京不斷“加壓”,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共實現棚戶區改造房屋面積約2033萬平方米,直接受益群眾約9萬戶﹔累計新開工各類保障房約2530萬平方米,竣工約1600萬平方米﹔累計落實人才安居住房籌建任務約336萬平方米。

南京的保障房建設不僅超計劃完成任務,質量也被頻繁點贊,多次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中國房地產“廣廈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等榮譽。南京的棚改工作也連續3年獲得省棚改真抓實干獎勵。

廣廈萬間,心安萬家。保障房建設不斷滿足著人們對家的向往、對親情的守候,不斷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則更增加了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這5年,按照江蘇省基本住房保障覆蓋率23%的目標要求,我市不斷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不斷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擴大保障對象覆蓋面,5年時間內,政策累計惠及74萬余戶家庭,住房保障覆蓋率達到31%。

住有安居:在冊危房應治盡治,累計治理715幢

前幾日,原先住在鼓樓區虎踞北路4號05幢的居民給記者發來了一篇《從動議到建成,8年追夢之旅》的長文,細細回憶了這幢老樓原址翻建的前后過程。在小樓建設現場,綠色的紗網封住了新建的外牆,“封頂大吉”四個紅色大字挂在建筑頂部。“這是虎踞北路4號院最搶眼的景觀。”05幢居民張玉延開心地告訴記者,按計劃小樓下月就可正式竣工,他和老鄰居們搬進新家指日可待。

虎踞北路4號05幢的翻建開創了南京危房治理的先河——作為C級危房,由產權人自籌資金,對危房拆除后,在“原址、原面積、原高度”的三原則下進行原地翻建。

位於新街口商圈的石榴新村片區的更新改造眼下也正如火如荼。作為我市首個破解不具備征收條件的城中村、危舊房改造試點項目,其不僅要打造成南京危房改造的樣板,還要讓居民們圓上“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幸福夢。為此,項目採取了原地回遷、異地置換、貨幣回購等多種安置方式。

危房治理,是我市緊扣群眾的“急難愁盼”,用心、用情做好回應的縮影之一。2014年以來,全市共計排查出危險房屋926幢,面積約70萬平方米。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在冊未實現消險治理的危房共有406幢,面積37萬平方米。為實現“在冊危房,應治盡治”的目標,2019年出台的《南京市城市危險房屋消險治理專項工作方案》明確,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在冊危房治理任務。

“南京老城區面臨著危房整治、居住環境改善、城市功能提升的巨大壓力,受制於老城保護、政策條件、資金約束等因素,原有的征收拆遷模式難以實施。因此,採用‘留改拆’的有機更新方式,成為南京的必然選擇。”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相關人士介紹,結合危房治理工作實際,我市先后制定了治理推進計劃、項目管理和資金撥付辦法、治理工作流程等相關配套政策,督促指導各區加快推進危房治理。同時牽頭規劃、建設等部門成立市危險房屋治理工作小組和工作專班,多措並舉推進危房治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市按照“一幢一策”的工作思路累計治理危險房屋715幢,面積達到53.28萬平方米。

住有宜居:老舊小區換新顏,1282個老舊小區39萬戶居民受益

不僅要實現所有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安居”,更要實現“住有宜居”。近年來,提升老舊小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年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一個個老舊小區不僅換了新顏,還補齊了一個個“幸福宜居”的短板。

建鄴區天順苑小區建於1999年,但走進小區,很難相信它已是一個年齡“20+”的老小區,嶄新的道路、嶄新的立面……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單元門前豎起了一部部電梯,老年人上下樓不再是難題。整個小區共有14個單元,已經裝上了12部電梯。“我們現在是老小區裡的‘別墅區’!”住在這裡的林奶奶如是評價。

梅鋼生活區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多數房屋設施陳舊不堪。新一輪整治過程中不再是修修補補,而是根據小區現有條件進行“量身定制”——梅嶺小區增設下沉式綠地,以“海綿城市”理念建設“幸福梅嶺”﹔梅欣小區突出綠色主題,建設省級“綠色社區”﹔梅清苑小區強調適老化改造,爭創“全國敬老模范社區”……在創造“特色”時也兼顧“標配”,例如,在符合條件的路口增設無障礙通道,增加游園綠地,增設老年人活動場地、養老助餐點等。

整治后的秦淮區四方新村小區不僅植被茂盛,環境優美,還通過拆除小區800多處違建以及拓寬道路,新挖掘出1200多個停車位,破解了居民停車難題。

……

用一個個小細節,傳遞為民服務的大情懷。南京近年來的老舊小區整治,內容已不再是水暖氣路等基礎類改造,還包括配套設施等完善類改造和公共服務供給等提升類改造。通過騰挪退讓、拆除違建、拓展道路、增加停車位、安裝充電樁,整理小區公共空間。同時,按法定程序經居民同意,將相鄰非居住低效用地納入改造片區統籌,利用待改小區內外存量土地建設配套設施,化零為整增加空間使用效能。

“老舊小區整治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順應群眾期盼、擴大內需的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我市著力解決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936個、建筑面積1685萬平方米非商品房老舊小區的突出問題,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的工作要求,全力加速推進。截至2020年年底,累計整治1282個老舊小區,受益群眾達到39萬戶。與此同時,針對老舊小區垂直出行難題,不斷完善政策,形成了“業主主導、政府搭台、專業輔導、市場運作”的南京加裝電梯模式,累計加裝電梯超過1000部,走在全國前列。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家,心才有所歸﹔有了家,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才更真實。一個個家庭住有所居的夢想,正匯聚為一座城市砥礪前行的力量。

南報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

■專家點評

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陳丹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南京市在住房保障方面尤其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讓市民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將“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住房保障工作,辦成了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

南京市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工程,貫穿“十三五”且延續至“十四五”時期,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顯然是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實事。

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目的是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的居住需求,危房整治是為老舊小區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二者均屬於基礎類改造﹔老舊小區煥新是為居民提供配套性居住服務,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屬於完善類、提升類改造。“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這三個詞體現出住房改造舉措間的遞進關系,也充分反映出南京市在保障居民住房需求方面的人性關懷。

可以看出,補齊“基礎設施”和“適老服務”短板是南京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隨著南京老舊小區改造越來越多由基礎類改造向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轉變,說明南京市民居住環境總體上在不斷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將是一項長期“修補”任務。因此,南京市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應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引入社會機構技術或資金,鼓勵市場化運作機制,建立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長效住房保障機制,強化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投資效應,帶動建筑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南報融媒體記者 宋廣玉整理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