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海安召開文化發展大會 吹響建設“文化強市”號角

2021年10月30日11:47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江蘇海安市召開文化發展大會。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江蘇海安榮獲“中國文學之鄉”稱號。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人民網南通10月30日電 (記者王繼亮)30日上午,江蘇海安市舉行文化發展大會,省市宣傳文旅系統有關負責人,國內工藝文化美術界的大師,海安市四套班子負責人及各區鎮街道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市級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區鎮街道宣傳委員、文化負責人,被表彰對象,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化工作者和文聯各協會代表參加本次大會。

“海安始終以文化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江海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顯著提升了海安的文化軟實力,為新時代攀登文化高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在此次大會上,對海安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

“今天的文化發展大會吹響了海安建設'文化強市'的號角。”海安市委書記於立忠介紹,文化是城市的魅力與靈魂。文化興則城市興,文化強則城市強。海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江海文明的起源,擁有豐富厚重的文化財富和獨特鮮明的文化氣質。數千年的文化積澱記載著璀璨瑰麗的華章典故,涵養了先輩們追江趕海的豪邁胸襟,鑄就了海安這座城市改革、創新、開放、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賢尚功的文化特質,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強勁引擎。

據介紹,海安是江海文化的發源地。6000多年前,就有遠古先民在這片洪荒之地刀耕火種、繁衍生息,開啟了青墩文化的源頭,給江海平原帶來第一縷文明的曙光,被譽為“江蘇河姆渡”。蘊含江風海韻地域特色的青墩文化,見証了海安歷史的悠遠神秘,孕育了南通地區見諸史冊最早地名“立發”的城鎮文化,繁榮了坐擁“三塘十景”臨海之地的鳳山文化、江海文化。

海安也是紅色文化的集聚地。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在海安留下了輝煌豐厚的紅色印記。1927年初春,海安大地就誕生了第一個中共支部—營溪支部,革命星火燎原綻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安通揚運河以南地區就有黨和紅十四軍的活動﹔抗戰時期,海安一度成為華中抗日戰爭的政治中心、軍事中心和金融中心﹔解放戰爭中,以海安為戰略中心展開的蘇中“七戰七捷”,成為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起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角斜紅旗民兵團又成為革命薪火相承的新傳奇。

於立忠表示,該市將以文化自信激發干事創業新動能﹔以文化自信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以文化自信打造文化產業新高地﹔以文化自信推動文藝事業新發展。為此,該市新近出台《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意見》,圍繞更加注重文化精品生產和高尖人才培養﹔更加注重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文化建設﹔更加注重加快文化與經濟、科技、旅游、教育等融合發展“四個更加注重”,著力實施先進文化引領、文化培根鑄魂、文化共享惠民、文化名品建設、文化傳承創新、文化產業振興、文化人才集聚等七大工程,全面實現文化凝聚力、文化服務力、文藝創作力、產業競爭力、文化影響力五方面顯著提升,建成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全民文化素養良好、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文化體制更具活力,具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力的“文化強市”。

10月14日,海安在南京召開建設文化強市座談會,於立忠與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海安“文化強市”路徑。座談會邀請了近20位海安籍在寧文化界、教育界知名人士,暢敘家鄉情誼,為海安建設文化強市建言獻策。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海安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大批文藝精品,獲得“五個一工程獎”“五星工程獎”“文華獎”等國家級、省級文化文藝獎項,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文化企業、杰出個人和團隊。為表彰先進、選樹典型,進一步掀起文化發展新熱潮,推動文化事業再上新台階,海安市委市政府對一批文化事業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在大會上予以表揚。

為更大力度推進海安文化事業發展,海安市委、市政府決定設立2億元文化發展基金和2000萬元文化事業專項資金。文化發展基金和文化事業專項資金的設立必將為該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大繁榮、大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大會期間,海安與澳門國旅、有關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大學中文系等簽訂合作協議﹔為海安榮獲“中國文學之鄉”授牌﹔文化發展基金和文化事業專項資金注入等儀式一並舉行。本次大會還舉行了大型歌舞表演。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