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事局:九項舉措確保轄區安全通暢

“在抗疫中堅守,在監管中保暢。”江蘇海事局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關於切實加強水路運輸保通保暢有關工作要求,全面實施九項舉措,統籌做好水上安全監管、疫情防控、服務民生和保通保暢工作,全力保障水路運輸穩定暢通,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滬蘇抗疫貢獻海事力量。
破解陸路運輸難題,大力推進滬蘇集裝箱運輸“陸改水”。針對疫情防控對集裝箱陸路運輸的突出影響,江蘇海事局在轄區往來上海船舶較多的港口設立“海事服務保障重點物資運輸專班”。重點強化太倉港服務保障,對相關船舶落實遠程檢查、信息提醒、重點維護等服務措施。服務“滬太通”(上海-太倉)航次加密至150個,確保周邊城市貨物抵達太倉港后48小時內轉運至上海港。4月份以來共保障36萬標箱貨物通過水路運輸往來滬蘇兩地,其中太倉港24.6萬標箱。
多方協同聯動,優先保障重點物資運輸。江蘇海事局協同引航站、港口部門對載運防疫物資、民生物資和重要生產生活物資的船舶實施優先引航、優先進港、優先錨泊、優先作業。今年至今,共保障610萬噸糧食、131萬噸化肥、945萬噸石油和天然氣、5156萬噸電煤等重點物資安全便捷進出轄區港口。近期,保障世界最大LNG船靠泊江蘇南通、保障華東地區用氣需求,470噸大豆油、500噸面粉分別自南通、揚州安全駛入上海。
創新構建綠色通道,有效組織危化品船安全進江。江蘇海事局打造危化品船進江“綠色通道”,實施水上交通組織一體化管理,實現“一程進江”。指導碼頭合理安排作業計劃,推動“直進直靠、直離直出”。落實危化品船錨地申請“首問負責制”,就地解決待港、待泊危化品船臨時錨泊問題,實行“拋短錨、短拋錨”。4月以來保障危險品船進江316艘,其中直靠254艘,前往錨地62艘﹔出江281艘。
聚焦錨泊難題,緊急劃設防疫專用停泊區。綜合考慮轄區水域停泊能力、碼頭靠泊作業船舶類型、主要航線、待泊需求等情況,江蘇海事局在集裝箱碼頭、散貨碼頭、危險品碼頭數量較多的水域附近劃設32個臨時停泊水域專供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船停泊。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最大程度便利船舶裝卸作業和船員生活,有效解決了船舶錨泊難題。
主動擔當作為,全力服務江蘇港航正常運轉。江蘇海事局統籌做好內貿船、外貿船疫情防控和港口正常生產,對來自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內貿船,落實“非必要不登輪、非不要不下船、非必要不搭靠”要求﹔對外貿船尤其是染疫船舶開展“全過程不接觸”式裝卸作業。4月份以來進出港船舶7.9萬艘次,1.11億噸貨物。
全力挖潛賦能,積極支持充實引航力量。針對沿江港口引航力量不足導致的運力下降問題,提升引航員資質証書辦理效率,支持長江引航中心8名退休引航員和26名具有引航資格的管理人員參與一線引航,20名通過考核的內貿引航員為國際航行五星紅旗船舶或部分香港籍船舶提供引航服務。目前,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3艘集裝箱船通過了自引自靠安全評估,共自引自靠太倉港17航次,相關集裝箱班輪進靠太倉港時間由6天壓縮至2天。
提升服務品質,充分發揮水上服務區保障作用。江蘇海事局推動建立的長江江蘇段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均正常運營,全力為船舶船員提供燃油加注、物資補給、維修保養、環保接收、疫苗接種等服務。南京新生圩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設立長江首家“不上岸”核酸信息採集點﹔鎮江六圩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3月以來服務船舶污染物排放708艘次﹔太倉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為船舶提供常用藥品、蔬菜食物等生活物資配送服務1044次,運用無人機開展“船急送”12次。
踐行為民宗旨,持續關心關愛船員群體。江蘇海事局牽頭船員換班江蘇省專班工作,今年以來開展船員換班255艘次、3290人次,協調解決換班問題39起。指導各地市設置碼頭現場核酸檢測點、水上流動檢測點,為船員核酸檢測提供便利,發放抗原試劑等。對生產經營及藥品短缺、突發急病等生活方面存在特殊困難的,及時提供必要的無償援助服務,4月以來累計幫助急病船員就醫11人次。
優化滬蘇聯動機制,共同破解長江口船舶疏解難題。針對各類惡劣天氣影響,不斷優化滬蘇聯動機制,破解長江口船舶疏解難題,確保江海通暢。4月12日-14日,長江口和江蘇段突遇大風惡劣天氣。江蘇海事局全力以赴,重點對下行小型船舶進行管控,對客汽渡、危化品船舶航行、錨(停)泊強化安全保障措施﹔未對上行進入長江江蘇段船舶進行交通管制,保障上行進入江蘇轄區的船舶航行暢通。大風過后,積極對接江蘇省發改委、上海海事局、長江引航中心,全面了解進江船舶動態﹔充分利用VTS、AIS、CCTV等信息化監管手段,實行全過程、全方位水上通航環境監控,確保進江船舶安全暢通,順利保障761艘上海港疏港船舶安全進入長江江蘇段﹔發揮各地港航綜合協調指揮中心作用,協調港口、碼頭、引航、船舶、代理等相關單位,根據碼頭作業計劃、錨泊計劃、船舶優先級別和航道條件等信息,統籌調整船舶進出航行計劃,確保船舶有序進出、有序待泊。針對轄區CAPE型船舶、危化品等重點進江船舶,統籌安排 VTS中心重點監控、海巡艇全程護航,合理調度錨地資源,優先滿足錨泊需求。針對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船,在水上“大交管”信息化平台對來自上海等涉疫地區船舶進行重點標識,每天對轄區近500艘次涉疫地區來船實施重點跟蹤服務。
“江蘇海事局將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民生要托底、貨運要暢通、產業要循環’要求,全力以赴,用心守護,堅持‘一斷三不斷’,深化實施滬蘇水上交通組織一體化管理,推進交通管制協同、搜救指揮協同、執法監管互助,全力保障水路運輸安全穩定暢通。”江蘇海事局局長、黨組書記朱汝明表示。(陳俊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