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江蘇之治丨海安:群眾事 商量辦

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
2022年04月20日09:1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到首創網格化社會治理理念,從全國率先全省域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到全國率先推廣建立正處級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中心,從出台首部網格化省級政府規章到出台首部市域社會治理促進條例,江蘇各地探索形成了以“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為鮮明特色的社會治理之路,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亦得到全面提升。為此,人民網江蘇頻道特推出“江蘇之治”專欄。

江蘇海安市曲塘鎮羅町村航拍圖。羅町村供圖

“子女都外出就業,我年紀大了,已無力再種地。”這是江蘇海安市曲塘鎮羅町村七旬老人徐開君心頭的一塊石頭。如今,這塊石頭落地了。“我家每年土地流轉租金4000多元,我在村集體農場打工還有7000元的收入。”老人說,這都得益於“有事好商量 ”。

民生無小事,老百姓的事兒怎麼解決,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近年來,海安市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不僅實現了協商議事村村覆蓋、村村開花的局面,還摸索出了“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的“海安模式”。

通過多年積極探索,海安市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在改善民生實事、社會治理難事等方面架起了與群眾的“連心橋”,解決了一大批民生難題,不斷增強著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海安市委還專門出台文件,明確將協商議事工作納入市委黨建工作重要巡查內容,目的就是要把群眾身邊事辦好、辦實。

群眾的事 由群眾商量著辦

羅町村有人口3840人、耕地2800多畝,由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種地難已經成了當地面臨的現實問題。今年3月份剛調到曲塘鎮環境整治辦工作的景聖忠,此前是羅町村黨總支書記。“村裡老年人超過70%,有勞動能力的大都外出就業、務工了,留守在家中種地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他說。

徐開君老人介紹,大家伙為此聯名要求村委會組建農業合作社,將各家各戶的土地進行流轉集中耕種,一方面解決村民種地難問題,另一方面確保村民的基本收益。怎麼解決?景聖忠為此多次召集村民代表、轄區政協委員及有關部門召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

“議題很明確,就是根據群眾意願,共同商討‘組建小型合作農場解決責任田無人耕種問題’。”景聖忠告訴記者,經過走訪村民和實地調研,經報鎮黨委批復,村裡成立農業合作社,將村民的耕地集中流轉並組建了家庭農場。如今,村民們不種地也能保証收益,像徐開君一樣在農場打零工的村民有5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不低於50元。

從協商議題到最終拍板,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老百姓如願將自家的耕地流轉了出去。讓村民沒有想到的是,村集體農場營利后,集體收入增加了,村裡各項配套設施也日漸改善,大家每年還有些分紅收入。

既要講規則 也要講鄉情

“河道生態改造是好事,但我家種在河邊的蔬菜怎麼辦?孩子們還指望著回來帶些新鮮蔬菜吃呢!”3月22日,在海安市城東鎮品建村協商議事室,7組村民代表許金濤直接發問。當日,品建村召開“有事好商量”議事會。

“河道兩側有不少人家都種了蔬菜,多少也應給點青苗補償。”“河道北邊的村民早就拆遷了,土地屬於集體所有,不應有補償。”原來,品建村友誼河道要進行治理,村民常年在河坡種植蔬菜,大家伙對於青苗補償意見不一。在此次議事會上,盡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但整個過程沒有一點爭吵,反而在融洽的氣氛中說出了各自的想法。

站在群眾視角看問題,既要講規則,也要講鄉情。眼下,友誼河生態河道治理開工在即,前期已經進行了清淤、打樁、護坡等工序,總不能因為青苗補償問題遭到耽擱。村民們明白,河道治理事關居住環境的改善,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友誼河河南坡面種植按照過去劃分的“底冊”,給予一次性青苗補償,河道整治后統一綠化,不得再次種植﹔友誼河河北各組村民均已拆遷,河北坡面種植由相關村民自行清理,不予補償。這一結果也得到了許金濤等村民代表的認可。

記者注意到,將“有事好商量”與解決歷史矛盾問題相結合,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煩心事、利益相關的鬧心事,已經成了品建村近年來常態化的工作。

近些年,品建村黨總支書記姜小亮時常帶領村干部、村民代表到村組走訪調研,收集民情民意,先后解決了全村修路、造渠、生態河道建設等民生實事。“作為基層干部,我們要關注事關群眾利益的事,群眾的事同群眾多商量。 ”姜小亮說。

避免一商了之 建立長效機制

通過“有事好商量”平台解決實際難題的還有雅周鎮東夏村。“不足一年時間,我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村民汪保志告訴記者。曾經,道路不暢、河道不通等問題困擾著村民。“現在不一樣了,新鋪的水泥路寬敞平坦,到了晚上有路燈照明,村民們沿著新整治的河道散步,很是愜意。”他笑著說。

群眾有期盼,就得有回應。“村居環境怎麼改?資金又從哪裡來?”雅周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工委主任苗德強介紹,東夏村是中組部“紅色村”試點村,根據建設紅色美麗村庄振興試點要求,雅周鎮黨委、東夏村村委召集了轄區政協委員、村民代表、相關部門及村干部走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共商共議“紅色村”發展振興,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東夏村去年這次議事會形成了三個方面的建議清單:一是採取村統籌“按戶定時定點定農作物”種植,進一步提高村民種植經營收入﹔二是實施村容村貌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紅色村”建設帶來的幸福感﹔三是廣泛深入開展“紅色村”宣傳工作,充分調動村民作為主人公和最終受益者參與“紅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民事民議,協商解決。不過,為避免一商了之、一議了事,雅周鎮政協工委提出,建立政協委員與東夏村“紅色村”建設長期結對幫扶機制,要求政協委員定期走訪東夏村“紅色村”項目建設現場,及時給予意見和建議。同時,建立微信協商議事聯絡群,村干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可以隨時向政協委員求助,使政協委員為紅色東夏村發展振興發揮切實有效的持續作用。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