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留抵退稅賦能蘇企加速突破“卡脖子”難題
江蘇稅務工作人員全程跟進,調研企業實際情況。江蘇稅務供圖
從“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轉型的進程中,創新始終是江蘇高質量發展的基因。一項項“卡脖子”技術的攻堅破題,助力江蘇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創新,稅惠添力。江蘇稅務部門聚焦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充分發揮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效應,賦能蘇企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井架林立,機器轟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有序作業……在位於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江蘇先科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國產化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要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看著因疫情一度停工的項目又恢復建設,項目負責人沈江濤感慨。
“江蘇先科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國產化項目”是江蘇省2022年重大項目。作為項目投建方的江蘇先科半導體新材料有限公司則是一家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制造、銷售、技術咨詢、開發、服務等業務的民營企業。雖然成立才短短6年,但從企業創立起就一直致力於推進高端電子信息材料的國產化建設。
“這就是半導體前驅體和光刻膠,都是應用在納米級微觀領域的電子材料,像這些溝槽,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的千分之一。別小看這些肉眼都看不見的小部件,卻是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關鍵材料,也是真正‘卡脖子’的高壁壘技術產品。”企業創始人沈琦指著展廳視頻裡播放的產品微觀放大圖和分子結構圖介紹,目前全球超過90%的高端半導體前驅體、光刻膠市場都被德國、日本、韓國等巨頭公司壟斷,國內企業市場份額不到10%,核心材料都掌握在別人的手裡。
為此,公司在收購世界領先的成熟的前驅體、光刻膠生產企業基礎上,對接國內市場需求,投資近30億元,搭建標准廠房,購買最新設備,聘請專業團隊,整合優化各方資源推進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國產化項目,以盡快實現核心材料的自主供應。
然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就在企業躊躇滿志、鉚足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時,疫情反復、多點散發,打亂了企業的步伐。“目前,項目土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但是生產所需的關鍵設備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運進來,影響項目進度,這讓我們非常著急。”沈江濤無奈地表示。
“項目建設最難的就是投產前的現在這個階段,還沒有形成銷售,都是淨投入”,該公司財務總監張曉宇算了一筆賬:土建工程開始后,企業平均每個月都要投入4000多萬元﹔人數最多時,工地有近700名工人開工,方方面面都要開支,而且保障國外子公司的生產,同樣需要持續投入……“採購、生產、物流周期延長,我們的資金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沈琦說,“我們更擔心的是,國際市場瞬息萬變,要想打破國外的高技術壁壘,國產化進程隻能快,不能慢。”
沈琦坦言,從沒想過放棄的底氣一方面來自突破“卡脖子”的這份信念,另一方面也與國家助企紓困、鼓勵創新的一攬子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從我們國產化項目啟動之初,稅務部門就提前介入、全程跟進,針對企業實際定制專屬政策和服務指引,電話輔導我們全面做好留抵項目梳理和退稅申請。”張曉宇說。
1300多萬的存量留抵退稅充實到項目進程中,緩解了資金壓力,不僅給企業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更是推動項目建設的“加速器”。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作出的重大決策,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具有重大意義。江蘇稅務部門從4月1日起落地實施的稅費支持政策“重頭戲”——增值稅留抵退稅實施以來,江蘇就有超千億元退稅紅利直達20多萬戶納稅人,不僅為企業“輕裝快跑”增添動力,更要讓企業創新創業的“活水”充分涌流。
“我們有信心在兩年內完成所有項目。到時候,僅光刻膠一種產品的設計產能就能達到兩萬噸,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還能供應出口。”談及未來,沈琦表示,這個項目的完成將為國內電子半導體這一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提供有力配套,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同步按下“快進鍵”。(楊曉丹 席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