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雙減”后首個暑假:筆頭作業少了 “花樣”實踐多了

2022年08月22日07:54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筆頭作業少了,“花樣”實踐多了

昨日,暑期“雙減”科學托管營結營儀式在南京科技館舉行,科學實驗秀、舞台魔術、川劇變臉等節目同時精彩上演,為孩子們帶來科普盛宴和傳統文化的滋養。圖為小朋友觀看川劇變臉表演。 本報記者 余萍 攝

天氣依舊炎熱,暑假卻已“余額不足”。作為“雙減”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個完整暑假,對孩子們來說,有哪些新變化和新收獲?開學進入倒計時,他們做好開學准備了嗎?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新變化:多元作業,有趣且有料

這個暑假,越來越多孩子不再沉浸在“題海”、奔波於各類補習機構,而是在更多元的實踐作業中收獲驚喜。在南京市瑞金路小學的“暑假大禮包”中,“勞動實踐課”成為孩子們暑期裡一項重要作業內容。在“小當家勞動課”中,同學們和父母“互換身份”,通過掃一間屋、換一天崗、做一道菜等方式體會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小專家生態研究課”上,同學們種植自己喜愛的植物,每日觀察植物生長狀況並記錄在“班級圈”裡,與小伙伴們一起分享“植物的生長日記”。

暑假前夕,南京市夫子廟小學開展了中國科舉博物館主題探究活動,假期裡還陸續推出“講好科舉故事”系列視頻,由六年級學生擔當講解員,共計15期。

古代科舉制度是什麼樣的?“號舍”裡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六(4)班許諾允帶著疑問走進中國科舉博物館。“古代學子們要在一個寬三尺的地方,完成九天六夜的考試,特別不容易。”他說。作為首發視頻的參與者,許諾允說:“為了更好地展示號舍中的一磚一瓦,我回家后查了許多資料,不懂的地方也向老師們請教。寫成文稿后,我一遍遍地練習、調整,是一次很特別、很有意義的經歷。”

穿越到2035年看看未來的自己、航拍南京……假期裡,南師附中樹人學校初二年級的同學們以“青春”為主題,自畫自拍自導自剪的原創視頻創意滿滿。初二(19)班學生安業康和方懷逸拍攝的《跨越》展現了南京的青春與活力。方懷逸告訴記者:“視頻中所有畫面都是原創,很多都是採用無人機航拍。比如航拍長江大橋的時候,等車流足足等了3個小時。拍攝花了半個月時間,后期剪輯、調色花了一周時間。”

“學校項目式學習的一項作業,就是擬定一個主題,讓同學們自己分組,自選素材,自己拍攝、剪輯,最后以視頻方式呈現出來。”南師附中樹人學校信息中心主任李岩介紹,“同學們展現了創意和風採,同時也激發出小組合作、探究的興趣。”

新收獲:“實踐+課本”,學習有時在課堂外

以往的暑假中,“補課”是很多家長和孩子的關鍵詞。不過,從孩子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兩個月中孩子真正應該“補習”的課程其實是閱讀、體育、勞動這樣能鍛煉綜合素質的課程。

“給環衛工人送清涼”“宣傳垃圾分類”“給社區獨居老人送愛心”……暑假期間,南京市夫子廟小學三(1)中隊紅領巾小隊的隊員們參與暑期“智多星微公益行動”,將志願服務送到社區。隊員們提前准備好了“愛心清涼包”,把冰鎮冷飲、風油精等物品分發給夫子廟景區80多名環衛工人。“嚴寒酷暑、起早貪黑,環衛工人用汗水換來街道的整潔,用雙手扮靚了城市,是值得尊敬的‘城市美容師’。”隊員陳亦晨說。

從田間、倉廩到餐盤,一粒米將經歷怎樣漫長而顛簸的旅程?暑假期間,昆山市玉山鎮振華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員們開啟了探尋“小米粒背后的大學問”之旅。他們走進大眾村,實地考察水稻田,了解水稻生長過程中的育苗、插秧,用“實踐+課本”的形式,追蹤一粒米從田裡到飯桌的全過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8月9日—10日,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與六朝博物館、鎮江博物館合作的“科學考古夏令營”再次出發,迎著晨光,考古夏令營首站來到有著“天下第一江山”之稱的北固山,這裡有江蘇省境內現存唯一的古代鐵塔。了解了甘露寺背后的三國故事,師生在北固山頂共同背誦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兩天時間裡,“基於博物館資源創新普高育人方式實踐”課題組的30位師生在鎮江、南京兩地,以“科學考古”的方式開啟長江文化帶研究性學習。在鎮江鐵瓮城考古現場,吉星羽同學感慨地說:“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一段歷史。博物館可以折射出一個國度、一個地域、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那種跨越各個時間線的歷史長河所帶來的空間感觸,是其他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

新啟示:把生活變成教材,有助孩子成長

“不同於傳統的一本《過好暑假》,‘雙減’以后的暑假作業更注重人文、素質和個性,機械性的筆頭作業比重下降。”蘇州市十佳班主任、金閶實驗小學教師朱穎穎告訴記者,“以語文為例,抄寫少了,閱讀多了,這對學生的內驅力提出更高要求。”對此,她建議家長要注重親子陪伴,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並結合實際情況立好規矩,培養孩子在家的規則意識,比如“寫作業前5分鐘內必須做完准備工作”“以半小時為一個作業周期,中間不可喝水、上廁所”等。

暑假也是經營親子關系的好機會。南京市首屆德育工作帶頭人、江浦實驗小學夏光清老師建議:“關於假期生活的安排,家長應先聽取孩子主張,不輕易評判、不急於糾正,力求和孩子達成共識。最后兩周以收心為主。家長檢查作業完成情況,調整作息時間,回歸開學狀態。要溫和而堅定地執行好計劃。”

南師附中新城小學校長楊樹亞說:“學習有時是在窗外的,不僅僅局限於一本語文書、數學書。安排好暑期生活,在校外實踐活動中學習,把生活變成教材,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

暑假已進入倒計時,新學期就要來到。這段時間,家長可以做點什麼幫助孩子盡快“收心”,從容迎接開學的生活呢?昆山開發區實驗學校心理老師、昆山市優秀班主任徐瓊說:“暑假期間,孩子的心態通常比較放鬆。在假期的最后階段,需要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進行調整。”徐瓊表示,“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了解新學期所需要進行的准備工作,適當添置一些學習用品,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來挑選,讓開學充滿儀式感。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坐下來,一起回顧暑假生活,分享假期的收獲或遺憾,並及時總結經驗或分析原因,通過‘復盤’的形式,也許會有更多收獲。”

□ 本報記者 葛靈丹 實習生 周晗馳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