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校開啟開學模式 錯峰開學分批報到

隨著開學臨近,這兩天江蘇省各高校都在陸續開學,但由於目前還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各高校也採取分時分段、學生錯峰返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迎來387名新生
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大學與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科教融合特色學院,在中科院南京各研究所和機構基礎上組建而成,校區於2021年正式啟用並招生。8月24日,國科大南京學院迎來387名2022級碩士和博士新生報到。
國科大南京學院圍繞優勢學科方向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依托各培養單位的學科和人才優勢,設有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技術學院、信息學院、能源動力與綠色制造學院、生命健康與安全學院等5個專業學院。目前,南京學院共有在崗研究生導師549名,其中包括6名兩院院士,雄厚的師資和濃厚的科研氛圍成為許多學生選擇該校的理由。本科就讀於同濟大學的汪畢強在考研時考慮過多所"雙一流"高校,但最終選擇了國科大南京學院。
“我覺得學校的學術氛圍、老師的能力比其他學校更適合進行一些更深層次的研究,我希望在軟件技術方面學到更多的東西。”汪畢強說。
博士新生文慧穎碩士階段就讀於中科院在寧研究所,博士階段依然選擇了國科大南京學院。
“我覺得我既然要讀博士,就可以選擇一個更具有科研性的平台,所以我就來到這兒,因為有很多科學家都在這耕讀,在這發展、建設國家。”文慧穎告訴記者。
據了解,國科大南京學院旨在通過院地協同創新、科教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中科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領作用,依托中科院在寧科研機構一流的科教設施和人才隊伍,並與在蘇部省屬重點高校實施"卓越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努力建設獨具特色、國際一流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高端人才聚集高地。
中國礦業大學2022級新生入學報到
“我來自廣東,很高興來到中國礦業大學讀書!”8月21日下午,一名大一新生站在南湖校園鏡湖廣場前看著“崇德尚學”校訓,興奮地說道。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9800余名2022級新生來到中國礦業大學報到,開啟人生的新征程。
新生入學報到期間,校黨委書記劉波,校長宋學鋒,副校長趙建嶺,校黨委副書記蔡世華等校領導到校門、聯合辦公點、學院迎新點、學生宿舍、火車站等看望慰問迎新師生,歡迎2022級新同學。為了做好今年迎新工作,學校成立了迎新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預案,督促任務落實,各部門和學院積極做好准備工作,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礦大人的到來。
在南湖校園東門和北門,校領導與新生、家長親切交流,向即將開啟大學生活的同學們表示祝賀,並鼓勵大家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大學生活,成為優秀的礦大人。
今年迎新工作期間,學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統籌兩校區迎新站點工作,優化迎新程序,組織近400名學生工作干部參與迎新工作。前置教育管理工作,學工部門提前在錄取通知書中寄送入學須知、學業導師與成長導師聯絡卡、資助政策宣傳材料,建立學院新生聯絡群組、搭建健康打卡平台、提前發布《2022級新生入學須知》等,針對家長和新生關注的焦點重點問題,提前開展政策解讀、問題咨詢、流程演示等工作,方便新生了解學校、有序入校。
做好迎新接站工作,學校在校外設置了兩個迎新站點,安排40名教職員工24小時值守迎新站點為新生提供集中接待、報到咨詢、行李搬運等服務和幫助,專門安排了24台大客車不間斷為新生免費提供接站服務。校內增加了接駁車輛車次,並根據新生入校情況隨時調控。認真組織核酸檢測,精准做好中高風險地區新生信息摸排,升級入校核酸檢測管理系統,落實“3天2檢”等防控要求,做好海南等疫情重點地區返校學生接駁轉運和隔離觀察工作。優化迎新點設置,分別在南湖校園梅苑餐廳廣場、青春廣場、青創廣場和文昌校園學一樓前設立迎新服務點,實行一站式服務。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建華 王教群 徐華峰 編輯/國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