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產業科創與科創產業雙向發力 揚州如何成為長三角科創“新坐標”

張玉峰
2022年09月01日11:5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 人民網 張玉峰攝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人民網 張玉峰攝

邁向科創名城,揚州一直在奮進。

當前,致力“三個名城”建設的揚州將產業科創名城建設置於首位,錨定這個主航道不動搖。在躋身長三角科創重點城市的同時,劍指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地區的科創“新坐標”。數據顯示,去年,揚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9.6%,創新能力在全國創新型城市中位居第27位,在長三角41個城市中創新生態指數列第11位。

不久前召開的揚州市委八屆四次全會上,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明確表示,今后一段時期,揚州全市上下要同心同向,加快推動現有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持之以恆推進產業科創名城建設。

“科創”成當下揚州熱詞

7月2日,一場涉及激光雷達芯片的研制成果國際發布會在揚州召開,參會的中國科協副主席、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正是從揚州走出去的科技人才。他認為,華中科技大學有必要與揚州全面深化合作,加快搭建產學研合作橋梁,助推更多科研成果在揚州產業化。

擇地揚州,不隻因為尤政關注家鄉發展。在他看來,當前揚州正聚焦產業科創名城建設,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在精密制造、航空航天、汽車電子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發展成果。

人民網注意到,微電子產業是揚州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點門類,在半導體分立器件、車用芯片等細分領域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集聚了揚杰電子、蘇奧傳感、振華新雲、韋爾半導體等一批龍頭企業。

張寶娟在這場發布會致辭中表示,揚州將立足現有優勢基礎,重點打造“芯、儲、光”三大板塊,實施梯度培育計劃,對照產業圖譜招大引強,持續深化與華中科技大學、中興通訊等校企合作,著力打造“龍頭引領+完整鏈條+配套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同樣看好揚州科創產業發展的還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近年來,揚州航空產業從無到有、化繭成蝶、初露崢嶸。其中,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沈飛所揚州院”)、中航機載系統共性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和中航寶勝集團等合作項目均在揚州得到良好發展。

創新引領,產業興旺,離不開優秀企業的支撐。張寶娟表示,揚州迫切需要加強與像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這樣的央企合作,推動揚州產業做大做強。

“揚州是個創新開放、擔當務實的‘好地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副書記李清堂表示,集團將進一步支持在揚項目發展,立足揚州,開放合作,打造一流的航空產業科創平台和人才培養基地,為揚州產業科創名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7月份,張寶娟在廣陵區聽取項目建設情況介紹時,勉勵企業搶抓智能化、數字化機遇,以更大力度推進技術創新﹔在揚州經開區調研時表示要加大各類創新資源集聚,加快科創載體和產學研平台建設。揚州市長王進健在高郵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上表示,當前揚州堅持產業強市戰略,全力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科創高地、先進制造業基地﹔隨后在專題調研揚州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企業發展情況時提出,要聚焦聚力產業科創名城建設,持續優化產業布局。

可以看到,揚州涉及科創的專題活動和調研愈加頻繁,“科創”成為被一再提及的熱詞。

新興產業迸發創新活力

3年前,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跨出山海關南下創業,落腳揚州。“我們在人才集聚、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建設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沈飛所揚州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陶曉洋介紹,目前該院高端人才從18人發展到200人。科研團隊裡博士佔比26%,碩士及以上佔比95%,通過技術突破累計簽訂國家級、部委級科研項目120個。

“落子”成果顯而易見。作為揚州航空產業領軍單位,沈飛所揚州院全新打造揚州高水平航空技術鏈,組建了包括航發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發機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江蘇賽博、南京全信、金信諾等創新型企業,共26家單位參加的技術創新鏈。

對揚州而言,當前堅定發展航空產業的信心更滿、底氣更足、方向更明。到2025年,沈飛所揚州院力爭實現揚州航空高科技人才超過1000人,擁有標志性重點實驗室,整機在揚州小批量交付,本地實現機械加工、復材、地面設備等配套能力,航空產業GDP破百億、企業破千億的“十四五”發展目標。

科創氛圍熱氣騰騰,正融入揚州的發展實踐中。

在主城西北方向,作為本土培育的上市公司,揚杰電子從2017年開始投入8.75億元推進“智改數轉”,構建了管理平台與制造平台的信息樞紐,如今正推廣自動化及數字驅動效率提升,助推企業在2025年進入百億陣營。

向南,是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邗江創新中心。這裡建有江蘇省(揚州)數控機床研究院實驗室、數據創新實驗中心和生物醫藥創新實驗中心等功能性科創平台,構建了完備的技術研發與公共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檢測檢驗、試驗試制、轉移轉化、創業培訓等一體化科技創新服務。目前,中心也已成為區域科技創新創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批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亞星客車研發的第五代燃料電池客車。 人民網 張玉峰攝

亞星客車研發的第五代燃料電池客車。人民網 張玉峰攝

主導產業創新比拼硬實力

既要發展科創產業,也要讓現有產業不斷科創,形成雙向發力局面。

汽車產業是揚州市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當地汽車產業已形成四大園區支撐、整車龍頭帶動、產業鏈條較完備后市場加快發展的格局。據了解,揚州汽車及零部件規上企業330家,其中擁有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亞星客車、濰柴亞星新能源商用車、九龍汽車整車生產企業4家,改裝車企業21家,省汽車產業生產基地5家。

“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是大眾集團在德國本土以外的首家標杆工廠﹔中集通華是行業內研發能力最強、產品品種最全的標杆企業。2021年,揚州整車產量實現20萬輛,排名全省第二。”揚州市工信局副局長許立新說,除了整車制造,揚州零部件企業百花齊放,范圍涵蓋汽車動力系統、底盤、車身內外飾、汽車電子等。

作為當地轉型升級的主導產業之一,揚州汽車產業正致力通過產業科創躋身全國一流的汽車產業基地。

在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內,燃料電池客車和智能輔助駕駛客車產品正在有序批量化生產中。僅這兩項業務,亞星客車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標准規范建立、再到知識產權管理的全方位創新升級。截至7月底,該公司設計生產的燃料電池客車已累計安全運營230萬公裡。

產業科創,比拼的是“硬實力”。

“端牢糧食的飯碗,也要端好自己的油壺。”這是揚州高端裝備企業邁安德集團董事長徐斌常說的一句話。這家位於揚州高新區的企業起步於2003年。彼時,國內90%的油脂加工企業所用設備依賴進口,打造高品質的機械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成了邁安德努力的方向。

“國內油脂加工企業所需的浸出器在5年前還需要進口,邁安德依靠自身科創力量,最終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徐斌說。在這家上千人規模的企業裡,有超過400名員工是研發力量,正是得益於企業雄厚的科創力量,邁安德年銷售額突破了20個億,與國外企業同台競爭。

“像邁安德這樣的揚州本土企業,就是產業科創中的隱形冠軍,這家民營企業從維修食品設備起家到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科技創新。”揚州市科技局局長王友芳這樣評價。

政策支持助力科創名城

“全市上下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聚焦產業科創名城建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智改數轉’,增強創新動能,壯大實體經濟,為把‘好地方’揚州建設得好上加好、越來越好提供堅強支撐。”這是張寶娟在今年揚州全市科技創新暨“智改數轉”推進大會上的一段講話。

這份清醒,體現在這座城市對未來的謀劃中。在今年揚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到,新的一年要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今年時間過半,揚州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上做了哪些工作?

8月12日上午,“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揚州市“六個好地方”建設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舉行,該場聚焦“創新引領、產業興旺”,通報揚州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成果。其中,揚州市科技局特別提到了“533”產業科創計劃。

人民網從《揚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獲悉,揚州將統籌謀劃揚州產業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其中,重點培育壯大“航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五大新興產業,推動“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裝備”三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高端紡織與服裝、食品”三大優勢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為了給科創名城建設添后勁,揚州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業科創名城科技支撐的政策措施》(簡稱“科技創新10條”)《關於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簡稱“智改數轉”實施意見)兩份文件。

人民網注意到,“科技創新10條”從企業、平台、揭榜挂帥項目、載體等10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不僅集成現有政策措施,還提出系列新舉措,如提出設立100億元規模的科創基金、對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給予最高1億元支持等特色舉措。再有,在實施科技人才“揭榜挂帥”行動中提出:組織實施一批能夠顯著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社會經濟效益明顯的產業科技人才“揭榜挂帥”項目,相關補助資金由市、縣(市、區)兩級財政按照1:1配套,給予每個項目最高300萬元支持。

此外,揚州下發的“智改數轉”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爭取國家、省級激勵政策和資金項目,形成政策疊加效應。其中,設立市級“智改數轉”專項資金,每年確保專項資金不少於1億元,各縣(市、區)、功能區同步設立“智改數轉”專項資金,規模不低於3000萬元,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資金保障體系。同時,支持金融機構設立“智改數轉”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定期舉辦專場銀企對接活動,開設“智改數轉”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

為科創名城建設打造更加高效友好的政策服務環境,揚州誠意滿滿,決心已下。在張寶娟看來,揚州要做到“說了要讓企業聽到”,“說到就要堅決做到”,以此確保各項政策有效執行、落實落地。

(責編:蕭瀟、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