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同时,“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5个工种也同时发布。
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收录的职业岗位信息,经过了多次更新。比如2019年公布的新职业中,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就赫然在列。这次更新加入“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销售员”等5个新工种,实现了与时俱进。
就领域来看,收录的职业和工种,基本上对应着时下热门的行业。以直播电商为例,“直播销售员”中的“顶流”李佳琦,日前还跻身特殊人才,成功落户上海。而这些新职业和工种的不断涌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意味着就业方向的重大变化。
无独有偶,就在新职业公布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对就业指标统计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开设网店被归为“自主创业”,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以及自由撰稿人等均算“自由职业”。
像开网店、做公号、自由撰稿等,类似灵活的就业形式,虽然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未必被社会完全认可。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中,和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行业相比,它们可能还是有些“不务正业”,不会被视作找工作的首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收录新职业,还是将一些比较灵活的就业形式,纳入到高校就业指标统计中,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为新兴的职业和工种“转正”。这种“转正”,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同时为就业观念的更新提供了指导。
事实上,不断出现的新职业和工种背后,像互联网营销、直播电商等新经济形态,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贡献经济产值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支持新经济的发展,就应该接纳这些全新的岗位,让就业市场和经济产业结构相互适配。
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稳就业面临着新的压力。比如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和疫情的影响相叠加,面对如此挑战,更得发挥新经济的稳岗稳就业功能,让那些新兴的职业和工种成为化解就业压力的稳压阀。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季,从毕业生的角度看,新职业的发布,高校就业统计指标的拓宽,是一种求职指引,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元、灵活的就业选择余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佳琦落户上海的同时,90后快递员李庆恒,同样以高层次人才的身份落户杭州。他们的案例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上限不断提高,也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无限可能。
从铁饭碗时代,到新兴职业和工种百花齐放,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对求职者来说,要抛开职业偏见,拥抱就业市场的新变化。而对于各地而言,在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无论是招揽英才,还是稳岗稳就业,都得在经济结构上练好内功——新经济、新产业得到有力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新兴岗位被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