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慕课吴晨光工作室:“网传网曝”如何为我所用?

白炅

2020年07月13日08:52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人民慕课吴晨光工作室:“网传网曝”如何为我所用?

  提要:采访之要义,在于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核心信息。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须经过三个以上互不相干的信息源交叉印证。网传只可参考,不经核实,不能判定为事实。(摘自《“源流说”》概论之九)

  这节课讲“网上的素材如何为我所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它出自北宋诗人林逋(其生平见后文)之手,“疏影暗香”被誉为千古以来吟咏梅花最经典的一联。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14个字中,有12个字是南唐“非著名诗人”江为写的。江诗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只是对其中的两个字进行了改动,“竹影”改成“疏影”,“桂香”改成“暗香”。动了这两个字之后,这一联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梅花开在冬天,所以这首《山园小梅》的首联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而后才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因为是“众芳摇落独暄妍”,所以它很舒朗,尤其是梅花开放时并没有叶子做陪衬,也没有像春天的桃花那么灿烂,所以说是“疏影”。更传神的是在“暗香”两个字,原诗为“桂香”,尽管不能说桂花的香气很俗,但至少听过之后不会让人马上记住。“暗香”则不同。因为香是通过人的嗅觉体会的,而明、暗是视觉的结果。用视觉来写嗅觉,在文学修辞里面叫“通感”。因为太传神了,所以南宋的姜夔将“疏影”和“暗香”做成了单独的词牌名,写了两首词。而歌手沙宝亮也以《暗香》为题,演绎了一首歌曲,可见流传之远、影响之大。

  回到今天,在整个互联网背景的创作环境中,检索前人的东西比之前容易很多。古时候只有活字印刷术,查找书籍和相关资料都很难;而今,只需要在网上进行搜索,信息就到处都是。特别是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随时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如何能够将这些信息用好,像林逋一样让它能为我所用,甚至点铁成金?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主题。

  一、素材如何为我所用?

  第一步:核实判断,也就是“求真”

  素材为我所用具体的操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求真,即要核实“网传网曝”内容的真假。因为网络信息经常以讹传讹,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其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很容易惹出事端。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信息的真假呢?有三种方式:

  1.查找消息源。当我们听到一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谁说的?”对网传信息的核实也是如此。只有核心消息源说的信息才可信。比如,经常出现的“名人被死亡”事件。不管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金庸先生抑或是著名的企业家褚时健,都“被去世”过好几次。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去世了,要看这个消息是谁放出来的——往往主人公的直系亲属所说的内容才能认定为事实。直系亲属包括儿子、女儿、夫人或者先生等,其他任何人,甚至是蹲在医院门口的记者所说出来的内容,都不一定是真相。

  某微博账号发布关于金庸先生被去世的消息 图源:腾讯网

  官方媒体抑或是机构媒体的报道,也相对可信。比如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这些官方媒体或者机构媒体。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自媒体包括一些大V总是捕风捉影,甚至制造谣言,可信度很不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某大V说某个人去世了,过了一段时间又跳出来道歉,因为他也属于道听途说。

  2. 一个信源往往是不靠谱的,所以需要三个以上的信源交叉印证。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互不相干。如何定义“互不相干”?比如我今天在群里说了一件事,群里的四十多位学员都按照我的逻辑或我描述的内容将其传播,一位记者分别采访了群里的三个人核实,这是不行的。一个调查报道里边往往要7-8个信源,包括投诉人、被投诉人、第三方(即现场见证者)、投诉人的朋友和敌人、被投诉人的朋友和敌人、政府相关的官员等,如果事件进入司法程序,还需要争取采访到法官。NGO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也可以作为参考。只有这些信源都核实一遍之后,才能认定所描述的事情基本是接近于真相的,但依然不能完全认定为事实。

  3. 通过常识进行判断。所谓常人的悲欢、常识的力量,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以2008年9月我在《中国新闻周刊》做副主编时的一个事件为例:那天,我看到一条消息说山西襄汾连降暴雨,导致山洪爆发,泥石流埋了一个村子,死了好多人。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们的一位记者,要求她马上飞到襄汾,去看看所谓的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天,也发生了其它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于是这位记者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襄汾的泥石流去做报道,我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其一,华北的9月怎么可能连降暴雨?山西离北京并不远,北京是大晴天,山西怎么可能降暴雨呢? 其二,泥石流是中国比较多发的地质灾害,但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北方泥石流很少。所以我认为这个事情背后一定是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当地想隐瞒,所以就嫁祸于天灾。这位记者马上买了机票飞到当地,结果发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尾矿库溃坝事件,导致277人死亡,一整个村子被埋。《中国新闻周刊》在这里抢了第一炮,作为一个周刊,能第一个作出报道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基于常识的一种判断。

  但常识来源于哪里呢?为什么我能判断出来,你判断不出来呢?常识来源于我们的经验。说句玩笑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是经验至此。包括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很多判断,来源于我2002—2004年对非典的跟踪所积累的常识和经验。所以有些东西你看不出来也别着急,日积月累,积小流总有一天可以汇成江海。

  第二步:补充丰富,也就是“求变”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的“伐交”指在外交上战胜对手。如果用在传播学的角度,就是做好采访。

  从网上拿到素材之后,我们肯定需要补充一些东西、增加一些东西,为读者提供信息增量,这要就靠采访。我们可以给采访下一个定义:就是记者获取信息、获取素材的过程。当然,今天这个概念更为广泛,因为今天采访的人不仅仅是专业媒体、机构媒体的记者,也包括自媒体或者是网上的写作者。中医在《难经》提出了诊断病人的4个字,即“望、闻、问、切”。这4个字也是我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基本的手段。比如,我们赶到了一个火灾的现场,除了通过看、问去了解情况之外,如果火灾结束了,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摸过火的地方判断出来救火用了多久。就像历史课本上讲的,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去抓蒋介石,到蒋介石的被窝里一摸发现还是热的,基本上有一个判断是蒋介石没有跑远,果然在骊山后面的山洞中将其抓住了。在火灾现场,除了摸之外,还可以使用嗅觉,如果是危险品或者是化学品着火,在空中一定弥漫着一种气味。就像在初中化学中学到的,二氧化硫有臭鸡蛋的味道。所以采访是需要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去把素材更立体地记录下来。2004年我去甘肃民勤——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采访,我把当地的土放在舌头上尝了一下,又苦又涩,也就是说当地沙尘化和盐碱化非常严重,所以我把这个内容作为这篇文章的导语。总而言之,我们要更立体地去理解一件事,这样对未来的写作、形成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在问答环节,一对一、一对多称之为专访,这样能与采访对象有更深入的交流;多对一、多对多称之为群访,比如每年全国“两会”上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就是最高规格的群访。专访的问题一般是开放性的,以“是什么、为什么”为主,因为对方会有更多时间进行解释;群访或偶遇采访对象时,应该提出简单的或者封闭式问题,让对方回答“是或者不是”。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我们《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最后一刻堵到三鹿厂长田文华,问了她一个问题,就是“是”还是“否”。这是她最后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第二天她就被抓了。

  所有的采访和素材的获取,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拿到料。这包括几个层次:从权威信息源拿到核心信息;从非权威信息源拿到核心信息;从权威信息源拿到一般性信息;从非权威信息源拿到一般性信息。我们要努力去实现的,是第一个层次。

  第三步:整合排列,也就是布局。

  将材料补充丰富完之后,进入第三步,即关于材料的整合和排列。这里又分两个环节:第一点是取舍,有个词叫舍得,只有舍才能得。那么什么东西舍,什么东西得呢?其实很简单,并不是所有精彩的东西都要放到一篇文章中去,而是与文章主题或角度相关的内容才能往里放,这里又涉及角度切入的问题,即取舍的问题。第二点是关于逻辑的问题,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组合方式,最后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和表达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学电视或电影的同学知道这在剪辑手法里叫蒙太奇——通过不同的镜头的排列组合表达不同的含义。

  举个例子,2005年,我和《南方周末》的同事联合创作了一篇文章,叫《为什么是解振华?》。其背景是2005年11月13日,吉林中石油双苯厂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当时的环保部部长解振华因此引咎辞职,在当时那样一个紧要关头去采访部长,难度是很大的,所以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网上的一些报道。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红线标注为《为什么是解振华?》文章中失实案例 图源:新浪网

  第一张图片上圈出的部分就是我们出的问题,这个就是在网上找到的关于那天他在做什么和之后《新闻联播》里面没有出现他的身影的原因。但就是这个细节出了问题,也就是失实了。当时的解振华其实是出访了。后来《南方周末》就这个事进行了更正和道歉。

  红框部分为《为什么是解振华?》文章中相对成功的案例 图源:新浪网

  文章的后面,即第二张图片,则属于引用相对比较成功的案例,素材来自《参考消息》。因为《参考消息》会经常报道外媒的内容,而松花江最终汇入的黑龙江是一条国际河流,想要知道在污染之后流到俄罗斯的整体状况,来不及去俄罗斯采访,我们就援引了《参考消息》里俄罗斯官方通讯社的报道。这些信息就是增量,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解振华的辞职,有很大的压力来自国际舆论。

  但这里更重要的是,怎么用这些素材。处理素材的前提条件是你要知道这些素材都是干嘛的,不是把素材拿来堆到一起,形成一篇文章丢出去,那叫堆。正因为我们表达的是梅花的特点,所以将“竹影”和“桂香”改成了“疏影”和“暗香”。同理,正因为我们要表达的是解振华为什么引咎辞职,所以没有追问造成事故的原因,也没有聚焦救援,而是分析环保部和解部长在这个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主题和角度明晰,素材才是自己的,才能够点铁成金。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上一讲《万里长征第一步,选题怎么找角度?》

  现在网上流行一种方式,即把所有素材拿来直接写成一篇文章,完全没有消息来源,只是从头顺到尾。这有点像武侠小说的写作方式,不具名,没有来源,甚至可称为所谓的非虚构写作。这样的逻辑是不对的,第一,你没弄清楚它是真是假,直接说不负责任。第二,你要判断这些素材用到你这里,你的增量是什么?如果你不去采访不去补充,怎么把这些素材变换成你自己的角度表达出来?比如,你学源流说,只是背概念,而不是把这套理论结合到你的工作中,这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你要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角度,这是需要平时训练的,素材的使用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是我今天跟你说一段,明天你就能把它用得很好的。

  总结一下,首先你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第二,要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常识和自己的判断。存真、去伪、求增量,围绕自己的角度才能把素材用好。

  二、如果用错了怎么办?

  下面讲几个补救的方式,即如果用错了该怎么办。

  2015年3月18日,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被传逝世了,几乎所有媒体都开始狂轰乱炸。但很快事情反转了,李光耀并没有死。这个新闻虽然援引了新加坡官方网站上的内容,但这个“网站”是假造的——是一个16岁男孩造的网页,被CNN引用之后,中国国内几乎所有的媒体全部中招。

  媒体曝光网上流传“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事件 图源:新浪微博

  当时我也认为事情不对。但是因为值班编辑的经验不足,搜狐已经报道了此事,就涉及“怎么办”。

  第一件事首先要道歉,错了就是错了。作为媒体、一个大平台,要对事实和真相负责。

  但如果仅仅是道歉就太怂了,应该将事件转危为机。于是我们就做了几篇稿子。第一篇

  稿子探究了李光耀之死为何引发了全球的乌龙报道。因为这个事本身是个大事,我们就去追溯假消息到底源于何处,人们为什么相信它,后面又经过了哪些媒体的传播,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乌龙事件。搜狐自己也是其中一个被使用的素材。

  第二个,也就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是李光耀为何能够受到全球媒体这样的关注。所以我们把原本提前准备的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悼念李光耀?》改成了《为什么全球关注李光耀》,他的施政举措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哪些是可以借鉴的?为什么称李光耀是全球最为杰出的政治家?这个事情我们是可以讨论的。

  第三件事就是谣言往往不是无中生有,老人家的身体可能已经撑不住了,所以我们马上让值班编辑去连线新加坡当地的权威媒体,这个时候需要发挥采访的主观能动性,一周之后李光耀先生真的逝世了,搜狐是第一个发出消息的国内媒体。

  由吴晨光主编的《超越门户》相关章节中,还原了李光耀“被逝世”的过程以及搜狐新闻如何亡羊补牢 图源:《超越门户》下篇未曾公开的新闻内幕

  相关的案例还有很多,包括2019年“520中美贸易战止战”的推送,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因为当时一点资讯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根本没有跟这个事件,反而将其作为一个新闻素材,报道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总而言之,就是编辑或者我们做人过于功利了,想抢快,想一战成名,但露脸和现眼也只有一步之遥。往往最后不仅露不了脸、抢不了第一,还会抢一个最大的错误,这个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式问题。

  三、算法对原创如何认定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小常识,就是算法如何认定原创。也就是你的稿子是否可能因为抄袭不被通过。像“疏影”和“暗香”的改动在今天的算法识别模型中,因为相似度太高,会被认定为抄袭,这也是因为算法还不足够聪明,无法对内容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一般来说,首先如果文章重复度在70%以上,一点资讯的算法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抄袭。第二,标题的相似度如果在55%到60%,会被认定为抄袭。所以在使用别人素材的时候,最好将其改写一下,特别是在标题上不要出这样的问题。否则即使通过了,分发得也相对会比较少——因为一般平台鼓励原创,抄袭或引用就会减小分发范围。所以内容要按照你自己的语序、根据你自己的风格进行表达,这样算法更容易对你的内容进行更多的推进。

  四、文学常识:“梅妻鹤子”林和靖

  最后跟大家说一个文学常识,是林逋和梅花的事情。林逋这个人很不简单,首先他淡泊名利。北宋第三任皇帝真宗很欣赏他,朝廷有很多人也欣赏他,因为他的确才华横溢,所以想把他召到朝廷里做官,但是他一直不想去,就在今天的杭州西湖孤山边上盖了一座房子,过着隐士的生活。他在房子周边种了很多的梅花,养了不少的仙鹤,只要有朋友来,他就让童子把仙鹤放出去,他再从西湖上驾着小船回来。

  林逋的一生没有娶妻生子,后人都说他是“梅妻鹤子”,即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以他对梅花爱得深沉。

  林逋死后就葬在西湖边,北宋被金国灭了之后,南宋南迁将杭州作为都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的就是这个事。尽管南宋皇帝赵构在孤山里修了皇家的园林寺院,但是因为林逋非常有名,皇帝下令不要动林逋的墓,让他在孤山里安眠。但此举在后来给林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作为皇上都不动的人,盗墓贼误以为他的墓里面肯定有很多珍宝,于是就盗了他的墓。但里面只有两件东西,一件是一方名砚,因为林逋他的书法很好,所以这也不奇怪。另外就是一支女人戴的玉簪,因为他一辈子没有结婚,所以后人都很奇怪,这支簪子到底是哪里来的?

  而在自己的作品里面,林逋有一首吟咏爱情的著名的词,叫《相思令》。“令”指的是较短的词、曲。最简单、字数最少的令叫《苍梧谣》,也叫《十六字令》,即只有16个字。《相思令》这首词相对来说多一点,但它也属于小令的范畴。词其实是仿照一位女子思念她的情人所写的,唐宋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诗人,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和角度来写词。这词写的很动人,达到了“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境界。但如果没有感情经历,可能很难写出这样的词。这也许就是对那支玉簪最好的诠释,对“梅妻鹤子”的最好诠释。诚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以上为第二期“传播吴线论”《“网传网曝”如何为我所用?》课程精选部分。

  《传播吴线论》简介:人民慕课吴晨光工作室原创云课堂栏目,主题围绕“源流说20问”深度展开,每期60分钟通过实战案例解释内容传播的核心问题,涉及编辑、运营、审核、算法、媒体融合、舆情处置等诸多层面,助力大家提升传播内容认知水平。课程持续推出,欢迎关注。(白炅)

(责编:马晓波、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