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实干+巧治提升效能 农村水体脱胎换骨

2020年07月31日16:29  来源:南通日报
 
原标题:海门农村水体脱胎换骨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收官之年,河道治理是否成功是考量人居环境治理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全面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海门各地在坚持治水规划“一张图”、河道管理“一张网”、滚动排查“一张单”、污染治理“一盘棋”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创新思路,实干+巧治,有效提升治理效能,改善民生环境,全区水环境不断向好。

变废为宝

酵素入河改善水质

近年来,海门区常乐镇创新探索出了环保酵素治理河道的新路子。

在常乐镇玉竹村靠近S222沿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黑臭泯沟,今年初,在倒入一定量的环保酵素后,水质逐渐改善,黑臭现象不复存在。

这些环保酵素是该镇保洁中心人员用收集来的废弃蔬菜、果皮等厨余垃圾发酵而成。“我们用酵素制成酵素肥皂、洗手液、洗衣液等,通过经常性进村入户进市场等,动员广大群众平时做好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的收集归类,定期定点组织兑换,引导村民养成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形成良性循环,有效促进垃圾减量化,推动水环境治理。”海门区常乐镇保洁服务中心主任张静如介绍道,近年来,该镇已进村入户进市场共21次,接受3250名村民收集的各类垃圾3950公斤,兑换各类奖品11850件。同时,对12条2400米水体流动小、水量不大的黑臭水体,将酵素按一定比例撒入沟中进行试验性净化,改善了水体水质。

生态护河

以鱼养河村、民双赢

每年3月至10月是水生植物的暴发期,由于其生长速度之快,在疯涨期给沟河的日常保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以余东镇为代表的部分区镇创新沟河管护新思路,探索尝试以鱼养河,生态护河。镇村两级投资购买鱼苗投放到相关沟河,随即与村民签订协议,由村民负责沟河的日常保洁工作,河道中的鱼虾等水生物按照协议分配。如此一来,村里省下了河道保洁的人力物力,村民则多了一份收入,达到了村、民双赢的局面。

2019年以来,余东镇投资近3万元购买食草类鱼苗931斤,主要投放于余包河、五谷河、树北河、红星河、旭圩横河等5条镇级骨干河道和庄烈、新宇等11个村主要河道。以镇为示范,新北、宛平两个村也投入0.9万元购买鱼苗投放40条河道内。目前,全镇各村共发包泯沟842条段,其日常保洁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开设“银行”

党员带头巡河治河

整治容易管护难,农村水环境整治与管护面广量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常乐镇麒新村积极探索新路子,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创新开设了“党性增值银行”,制定了《党性增值积分规则》。每个党员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和水环境日常管护工作,为自己的“银行”增值,“银行”里的积分可以换购物品。自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党员志愿者已兑换物品10余件。

麒新村共有党员106名,“党性增值银行”开设以来,该村党员主动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中,自觉参加环境整治与管护,为村民营造优美整洁的水生态。该村党员朱惠忠加入村河道保洁队伍后,每周都对村内的30余条河道进行巡查整治,个人目前累计积分580分,成为其他党员的模范。“作为一名党员,为老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现在还能攒积分换东西,我们积极性就更高了。”朱惠忠笑着说。(唐佳美)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