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早的“个体户”:35年经营出稳稳的幸福

2020年08月03日07:47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35年,“经营”出稳稳的幸福

在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西街223号,有一间由楼梯过道改造成的旧书屋。书屋不但不赚钱,其主人徐代强有时候还要倒贴电费。

“现在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和老友们一起吃茶喝酒聊家常就是我的日常。”在古稀之年的徐代强看来,这家书店承载着自己的兴趣,在书屋前的空地摆上桌椅,还能给和自己一样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聚会的场所。“我现在的生活可以说万事不愁,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我已经奋斗过了、努力过了,每个年轻人只要肯拼肯闯,生活也肯定会有所回报。” 徐代强说。

说起书屋的故事,就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

1980年12月,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颁发。从这张编号10101的工商执照开始,个体户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我听到广播里那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就知道可以放开做生意了。” 徐代强说。

1986年,眼看身边下海的人越来越多,徐代强也下定了决心,他辞去南京矿山机械厂的稳定工作,开始了“个体户”的生涯。

徐代强做的第一笔生意是卖冰棍。每天,他骑着自行车,驮着个木头箱子走街串巷。“那个年代可没有冰箱、冰柜,要在木箱子外面包上好几层棉被。” 他回忆道,一般冰棍卖1角,雪糕卖2-3角,其中,国营厂做的赤豆冰棒最为畅销。每当车子经过,听到叫卖声的孩子们就会像风一样追着他跑。

第二年冬天,徐代强用卖冰棍赚的钱,在中央门附近租了个门店,开了家“康乐球”店。康乐球是一种酷似象棋加桌球的娱乐项目,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颇为盛行,后来随着台球运动的再度兴起而衰落。1989年,徐代强又瞄准年轻工人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在原址上开了一家“同乐餐厅”,供应面条、水饺等各类主食和家常小炒。

“看什么能赚,我就做什么。当时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胜在年轻、身强体壮、能吃苦。” 徐代强说,1993年,他到凤凰西街开起了旧书屋,一直到现在。虽然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张营业执照,但因为经营范围不断变更,营业执照也一直在变,现在书屋用的是2014年办的执照。

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徐代强也见证了南京的飞速发展,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

“刚来到凤凰西街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平房,一幢楼房都没有。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一带遍地都是盖房民工。于是在当时3毛到5毛钱一本的杂志、故事书卖得特别好,尤其是武侠小说。” 徐代强指着周围的楼房比划道,那个时候他通过卖书籍、字画,每个月能赚两三百元,多的时候,南京书法家林散之一幅字就能赚4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来书屋买实体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书屋也从原来的“古旧书屋”变成“破旧书屋”,经营范围从图书零售变成物资回收。虽然赚的钱变少了,但徐代强的心态很随和,并没有因此变得消极沉闷。

“刚结婚时,我和老婆两个人住在新街口一间8平方米的房子里,屋里只有一张床、一张饭桌。平时烧饭都是在过道里,厕所和澡堂是每层楼公用的。” 徐代强说,现在的日子已经好太多了,他和妻子也早就换上了4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自己非常满足。

个体工商户是改革开放的果实,是我国广大城乡居民赖以谋生的基本单位,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作为经济大省,江苏个体工商户数量已有800多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并保持稳定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省市场监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市场主体累计1111万户,其中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4.9万户,日均新增4117户,同比增长28.6%。

徐代强是南京最早的一批个体工商户,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半生时光都伴随着这个称号。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在凤凰西街上“攒下”两间门面房,每月大约可获得6000元的租金收入。

作为激活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池春水”,许许多多像徐代强这样的个体工商户,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屈的意志,奋斗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洪 叶)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