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地方发展 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中国电建福建公司在新疆承建首个电网工程顺利送电

2020年09月18日13:19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工程竣工情景

新疆巴州轮南镇是中巴经济走廊中的关键节点,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轮台前线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福建公司”)在新疆承建的首个电网工程——新疆巴州轮南(塔河)220千伏线路工程就位于这里。

该工程施工线路全部处在茫茫的戈壁滩之上,面临大风、沙尘、高温、极寒等等巨大的考验。然而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中,中国电建福建公司建设团队却将铁军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9月7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项目顺利投产送电,改善了整个新疆南部巴州地区轮台范围内的供电结构,特别是为轮台范围内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提供可靠的电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民生质量改善、重点工程落地等各项工作提供电力支撑性保障,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推动“一带一路”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勇斗天地

荒漠里跑出“电建速度”

新疆巴州轮南(塔河)220千伏线路工程地处荒漠区域,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野兽频繁出没,一年中有近100天的风沙天气,夏季酷热,冬季极寒,每日最高温差达20度以上。该项目全长62公里,建设162基铁塔,沿线水系极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进场之处,建设者们尤如高原上攀高峰,压力巨大。

“我们最先要面对的就是风沙考验。因为线路穿梭在戈壁滩、盐碱地及沙漠间,全线无遮无档,风沙更甚。项目人员不管原来肤色如何,经过沙尘‘洗礼’、烈阳‘沐浴’,用不了多久全是一种黑色了。”项目经理叶亮亮感慨地说道。3至6月是风沙最严重的时候,项目建设恰逢开断π接施工节点,沙尘天气大大降低了现场能见度,仅是10米外的人和物就已看不清面貌。漫天的沙尘无孔不入,即使戴着口罩、护目镜,也挡不住沙尘往耳朵里、鼻子里和嘴里灌。项目人员只能小心摸索,在适合施工的时段,坚持清早就出门日落才收工,顶着高温在工地吃午饭。

2019年12月,项目建设正处于架线高峰期,却突来寒潮,白天气温仅3度,夜间气温更是直接降到零下20多度。面对突如其来的气温变化,项目部果断决策,启动应急预案,技术人员实地反复论证,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推进现场工作。严寒天气下,四处都结起了冰花,冷到无法“撸起袖子”,只得“包裹身子”,即便如此,大家迎难而上,在零下20度的低温里加班加点……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带电跨越20多条线路,跑出了响当当的“电建速度”,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的高度赞扬。

不负韶华

青春之花绽放在戈壁滩

16个小时,4600多公里,这是福建到新疆轮南的时间和距离。来这里,“回家”这个词可能一年才能听到一次。但福建电建员工依然坚定地选择身披“黄沙百战的金甲”,胸怀“不破楼兰终不还”豪情,在荒漠挑战极限。

叶亮亮,一名成熟稳重的“80后”,也是一名党员。作为项目经理,他带领大家克服沙尘暴、昼夜温差大、蚊虫叮咬等恶劣气候环境影响,快速完成了60公里的架线施工任务。牢牢抓住跨越高速路、110千伏带电跨越线路等施工重点,充分利用好空间、时间,在全线采用平行作业、多点开花的方法,昼夜施工抢进度。以“铁军精神”,带领团队实现平均一周完成8公里架线的施工速度。

项目总工谢毓彬,一名踏实肯干的“90后”帅小伙。在项目连续带电跨越、开断架线等难题中,他冲锋在前,组织全体成员对各类施工方案交底,并坚守一线指导施工。为采集实际数据,谢毓彬多次冒着风沙,扛着仪器勘察现场,只为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还没成家的他,节后复工以来连续坚守现场四个多月,还推掉了家里安排的好几场相亲。

项目安全员赵正洪是扎根一线30年的老电建人了。拥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他,深知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在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严格落实安全制度监督,用实际行动锁紧项目建设“安全阀”。不论是安全文明施工、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还是塔吊、基坑、临电等各个方面,他总是能快、狠、准找到不规范之处,并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情况,负责到底。此外,他还结合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在项目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

朱静龙才刚加入电建大家庭,作为项目最年轻的一员,他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勤学好问。“选择来到新疆戈壁滩,是我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挑战,意在磨炼意志,坚定信念,把浩瀚边疆作为我踏入人生新征途的第一站。青年人要‘自找苦吃’,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电建福建公司项目人员给当地农民送物资

红心向党

唱响民族团结赞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提到2019年9月,那场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的升国旗党日活动,大家都记忆犹新。当天,当地牙买提社区的党员群众都自发地加入到了活动中,和中国电建福建公司项目人员一起升国旗、唱国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致以最美好的生日祝福。

开工伊始,项目部就把“民族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信仰作为与少数民族沟通交流的出发点。

当时项目有16基塔位于当地农民的棉花地里,青苗赔偿及田地压占数量众多,成为施工进程中的最大难点。为此,项目部党员率先垂范,积极与当地村支书沟通协调、交流思想,并通过开展为当地农民“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用诚挚敲开了农户家门。耐心而真诚的态度让原本持有抵触情绪的农户渐渐转变了想法,他们说“电是国家建设的大事,我们全力支持”。在多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下,项目部全员奋战田间地头,谈好一户,就位一基,采取逐户解决不全面铺开的策略,最终圆满完成棉花地16基铁塔组立工作,不仅为后续线路实现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也与当地的党员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陈功 叶亮亮 林屹)

(责编:唐璐璐、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