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务实高效推进

2020年10月08日20:37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人民网南京10月8日电 (马晓波)11月1日起,南京将正式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鼓楼区作为中心城区,相关工作准备得如何?8日,人民网从该区召开的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了解到,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从今年4月份起,鼓楼区启动了新门口10号等6个居民小区、南京脑科医院等15家单位的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上半年全区垃圾分类专项考核位列主城第一。下一阶段,该区将通过抓好三项具体工作、健全三项推进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务实高效推进。

先行先试,居民幸福感不断提高

新粉刷过的墙面,平整的柏油路面,干净整洁的地面……走进南京市鼓楼区新门口10号小区,人们会为这里的洁净而感叹。其实,这是一个已建成31年的老小区,除小区出新这一重要原因外,面貌“焕然一新”的秘诀还在于推进垃圾分类。

“社区前期挨家挨户发了垃圾分类小册子,还常有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垃圾分类亭房建成后,大部分居民都能自觉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家住23号楼的赵阿姨说,近年来小区面貌日益改善,居民们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幸福感更是不断提高。

新门口10号共设有3处垃圾分类亭房,其中两处设在了小区门口。在不少居民看来,亭房原木色的墙面配上乌青色的房顶,很是美观。小区居民在垃圾站旁扫一扫自己的专属二维码就可以投放垃圾。走到亭房附近可以发现,夏季恼人的垃圾馊味在这里基本闻不到。“除了内置通风气扇外,亭房内均配备了臭氧消毒机和紫外线驱虫灯。”中央门办事处城管科垃圾分类负责人张虎说,过去各单元楼下的垃圾桶常会被抱怨气味扰民。该小区实行“撤桶并点”后,同样厨余垃圾半天一清,垃圾异味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鼓楼区垃圾分类前端分类进展有序,中端收运初成体系,末端处置稳步推进。从数据来看,全区有22个小区25个收集点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列入市考核的机关、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单位,已有868家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96%;建立分类收运专线15条,其中,餐厨废弃物11条、厨余垃圾2条、可回收物1条、有害垃圾1条;建成清凉山餐厨垃圾处理站,以及小型分散就地餐厨处理设施14处,日处理能力达54吨。

便民利民,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务实高效推进

垃圾分类看似是件小事,却是关系社会文明水平、关乎绿色发展的大事。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京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就要从“带妆彩排”转入“全民公演”阶段。在鼓楼区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上,鼓楼区代区长洪礼来就相关工作作出部署。他介绍,要抓好三项具体工作、健全三项推进机制,即抓好垃圾分类收集亭房建设工作,垃圾分类指导员配备上岗工作和厨余垃圾收运工作;推进行业+属地机制,分工+联动机制,执法+监督机制。

据了解,围绕垃圾分类收集亭房建设工作,鼓楼区将对照市下达“60%居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目标要求,区域内913个住宅小区要完成555个小区、共799处分类收集点的建设任务,并推行定时定点强制分类。各街道、各社区要认真对照任务清单,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因地制宜推进收集点选址和基建工作,尤其是对老旧小区,要结合综合整治,有序推进“撤桶并点”,布局移动式垃圾厢房,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垃圾分类,提高居民分类意识是重点也是难点。鼓楼区委书记刘军表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最关键的是要让群众愿意做、做得好,这就需要我们以“用户思维”来系统谋划、合理引导。要示范带动,让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分”。要建立“好操作、可持续、受欢迎”的分类回收模式,让群众“会分”。要进行可观可感的理念教育和价值鼓励,让群众“愿分”。要精细做好分类清运,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废物处置等无缝顺畅衔接,让群众有动力“持续分”。

具体而言,鼓楼区提出要做到因地制宜,赏罚并举。坚持“一小区一方案”“一院落一方案”“一楼栋一方案”。不搞一刀切,通过社区议事平台,量身定制各小区分类方案,尤其是对老旧小区更要因地制宜,方便居民分类投放。用好“激励+强制”。可以学习借鉴上海“绿色账户”、北京“绿色生活驿站”等成功经验,探索出更多更受群众欢迎的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分类行为,采取责令改正、拒收、罚款等措施,用短期“阵痛”立下长期“规矩”。

此外,针对居民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楼区提出要便民利民,科技赋能。既重人性化,也重智能化。操作手段尽量简便易行。突出一老一小等群体,制定一目了然的垃圾便捷分类图录,加强现场指导。同时,针对居民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调整,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管控方式力争精准精细。要加强科技创新,灵活开发分类管用、居民爱用的应用场景,充分运用区、街、社区垃圾分类三级信息平台,精确管控投收运处各环节,用科技智慧促进科学分类。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