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学生身亡:悲痛难相通,问题可填平

2020年10月16日14:21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大连理工学生身亡:悲痛难相通,问题可填平

10月13日凌晨,网友@红烧土豆叶 在微博发布疑似遗书,称自己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三年级学生,因课题实验长期受挫可能面临延期毕业的压力,选择在实验室结束生命,希望下辈子做一只猫。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在10月14日上午发布公告确认了事情的发生并作出简要回应,大连理工大学的情况通报已经获得9千余次转发。事件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实验室身亡#这一微博话题已获得6.5亿次阅读和3.4万次讨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在10月13日这条微博被网民关注后,两天内相关新闻迅速扩散至各个网络平台,相关报道数量于14日中午达到波峰。13日至15日涉及“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身亡”的舆情信息达12914条。其中,微博平台上的讨论最为热烈,达到12010条。除此之外,共统计到356条网络媒体相关报道与转载,五百余篇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与上百条新闻客户端信息。

图:“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身亡”舆情走势图(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论反馈

此次“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身亡”事件的热议,来源于公众对于一个身边同学般的研究生的真情实感、甚至带着幽默的“告别信”的共情。近年来,关于高校在校生的心理问题、师生关系、研究生质量等问题层出不穷。在共情的同时,此次事件暴露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中仍有薄弱环节,针对此事的冷思考不可缺失。

因为平凡,所以共情

在@大连理工大学的通告微博下,一条收获了8万余次点赞的评论称:“最令人难过的是这位学长和我们比起来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导师也没有很苛待,生活也没有特重大的打击,就是平平淡淡的我们),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毕业吧,不要再听到这种消息了。”

截至目前,暂未发现“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身亡”事件背后有潜在问题。在此次事件中,不少网友注意到该学生微博内容的一些细节,例如“来生愿做一只猫咪”“好友悼念:他是做事努力的人”等。这些颇具私人性质的缅怀,在公共的话语环境中看似有些突兀,但有网友直言“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其实也体现出,一个具有高度共情力的社会事件背后,或许意味着不少人也或多或少被类似事件困扰。在校生心理健康相关的新闻报道往往关注具有较大矛盾冲击或涉及重大心理健康问题的事件,但是对普通人的抑郁情绪和关注较少。此事为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建立相关应对机制敲响警钟,同时也呼吁对在校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关注。

“隐形抑郁群体”的心理问题需关注

目前并无消息称该同学有抑郁症,但舆论猜测或与抑郁情绪有关。据媒体报道,近些来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逐年走高,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曾感觉抑郁。尽管大学生属于较大的“隐形抑郁群体”之一,但社会各界对其心理状况的认知较少,甚至还怀有不屑甚至责备的态度。在此事件中,不少网友也对该学生的行为提出质疑,比如“比这压力大的情况太多了”“这种极端的方式难道不需要考虑生养你的父母吗”等。

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不理解甚至“污名化”的声音并非少数。2015 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李凤兰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共 2222 名成年人为样本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研,分析中国公众对心理疾病的整体评价和态度。结果发现,中国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评价是患者表现怪异、行为难预测、整体糟糕、原因复杂、个体影响严重、处理困难、社会危害严重。

针对此现象,今年九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防治知识宣教,普遍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到2022年,试点地区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公众对心理问题认知和目标人群识别能力仍有待提高。

制度性解决方案仍需探索

尽管不少声音对《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的出台表示支持,但也有担忧的声音出现。红网认为,被“筛”出来的学生,极可能付出丧失隐私权的代价。从实施出发,部分大学在实际工作中并未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学生的抑郁症”被简化为“解决学生”的做法仍然存在。澎湃新闻有评论认为,抑郁症筛查加入体检存有争议,良好的学校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需要广泛借鉴经验,也需要基层政府的充分理解和有力执行。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往往诱因非常复杂,除了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舆论认为校内的其他制度也待完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将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控制。《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不仅要把好“出口”关,也应该提升培养过程中的质量,即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改革,如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等。此事件中,该同学遗书中回忆一位老师表示仅发表专利太“水”,要求学生发表论文才可毕业,这样的严格要求并无不妥,但是严格不能仅停留在考核时的“形式主义”层面,更应和体系化指导挂钩。学术论文指导不能通过“一刀切”来规范,探索合理的制度教师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指导,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将是重点。

舆论呼吁宽容的社会环境

有声音认为,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宽松多元的社会风气很重要。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表示,大学生的抑郁症高发与社会的“内卷化”是分不开的。“自己多年的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好的未来。这个断崖式的落差,社会没有能给这个孩子任何解释说明,只能由他自己来消化。”北京平安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田亮也指出,毕业之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大城市能不能落户、能不能养活自己等问题上,许多大学生表现得十分焦虑。

此事件中,有声音指出,转硕、延毕、休学也并非不可,呼吁众多学子能接受自己,不要钻牛角尖。近年来,年轻人中流行的“丧文化”看似消极,例如有网民评论“迈不过去的坎就暂时别迈了”,这种看似“自嘲”的方式也是一种调整心态、情绪缓冲的手段,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和接受自己的可能。此外,有声音呼吁,公众应改变“唯学历论”和“退学系浪费社会资源”等传统观念,应对此类现象提高包容程度。(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赵紫荆)

每看一遍都泪奔我才研一,我也特别害怕不能毕业,现在都不敢参加同学聚会,同辈压力太大了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