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启东市民政局统筹运用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持续改善基本民生保障,不仅在消除绝对贫困上下大力气,同时更多关注解决“相对贫困”,让更大范围、更多类型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共享发展成果。
兜底保障
瞄准政策覆盖“盲区”
截至上月底,启东11944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民政部门兜底脱贫的对象占比为56.66%,其中城乡低保4448人,特困供养862人,残疾人两项补贴1436人,困境儿童22人。
按照“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启东民政部门深入摸排,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困境儿童保障,让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支撑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在启东已经形成。该体系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启东市民政局局长陈玲发现,以“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基本不考虑支出情况,无法精准反映每个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存在政策覆盖的“盲区”。
“‘十四五’后扶贫时代即将来临,不仅要消除绝对贫困,还须解决相对贫困;不仅要兜住存量贫困人口,更要防止中低收入人群因刚性支出而返贫。”陈玲说,为此,启东通过分析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和困难类型,建立了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三步工作法”,分别从“减负、兜底、救急”三个层面精准施策、落实举措,帮助贫困家庭渡过难关。
“靶向救助”
为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减负
大数据显示,启东每年约有5000人因患大重病住院治疗,报销后平均自负医疗费用超过5万元,再加上误工、陪护等支出,因病致贫已经成为当地支出型贫困的首要原因。
陈玲说,大额自付医疗费用一直是家庭的“痛点”、社会的“难点”,也是社会救助的“盲点”。“我们针对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设计的救助办法,除了保障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低收入家庭等传统民政对象外,将救助的重点确定为上年度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总额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且达到一定额度的因病致贫家庭,让他们在接受第一轮基本医疗保障,第二轮大重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或慈善援助后,再享受第三轮针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靶向救助”,切实减轻这部分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
“急诊救助”
探索社会救助快速响应机制
如果说,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办法缓解了一部分重病患者家庭的医疗负担,那么,启东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的《启东市支出型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救助办法(试行)》,则是为因病、因灾、因残、就学等刚性支出费用较大致贫家庭兜底而“量身定制”。
据了解,政策实施以来,启东共救助支出型贫困家庭295户533人,发放基本生活救助金407.81万元。不仅如此,今年,启东还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的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以临时救助为枢纽的“急诊救助”模式,突出“早、快、暖、准、实”。截至目前,启东全市共开展临时救助235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5.01万元。
陈玲表示,下阶段,启东将继续围绕构建“弱有所扶”的大救助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创新突破,补短板,强弱项,落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丰富保障和服务内容,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