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夏日的艳阳搭配蓝天白云,让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河南村松趣苑里的罗汉松,显得愈发青翠。
值正午时分,松趣苑里的工人们完成了上午的劳作,开始午餐休息。河南村原村委主任俞老美也是其中的一员,她摘下宽边草帽,指着满山坡的松林和平地区的盆栽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一片松趣苑,这里已经成了咱们河南村村民的‘新职场’啦!”
深耕十二年基地变“绿色职场”
河南村位于高淳区东坝街道东部,东接桠溪,南通青枫,西连东风,北靠下坝,胥河穿流而过。利用山林平地面积较大和水路交通便捷的先天优势,2008年,河南村在石南自然村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建设了占地600亩的松趣苑,这也是南京市最大的罗汉松园艺基地。
“罗汉松生长较慢,十年以上才可塑性,大中型桩景树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松趣苑技术人员陶三军告诉记者,“咱们松趣苑的松树,进入市场便宜的能卖到2000元一棵,造型好的也能卖到2万元一棵。”当问到松趣苑给村里带来的最大帮助是什么时,俞老美笑着说,“那肯定是咱们河南村的村民了!”
和很多郊县农村一样,河南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老人,一方面考虑到土地收益较低,另一方面也是年岁限制,无法从事重体力农活,所以纷纷将土地转给了村委统一规划。“本来想着,实在不行收收租金凑合过吧。没想到这松趣苑倒是让我再就业了。”村民陈大爷告诉记者,“我今年50多岁,是松趣苑的老工人啦,平常养护树木、施肥、除草,干干杂活,一个月也能有两三千元收入,这样一年3万元左右不成问题。”和陈大爷一样在松趣苑务工的村民,还有近30人。“每年基地施肥的时候最忙,那时候除了固定工人,还要在村里再请八九十号工人,每个人一天最多能有120元收入,有时候村里人手凑不够的,外村的也都来帮忙。都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基地的这点活计算不上辛苦,还能有钱挣,多好的事啊!”
多产业结合盘活乡村闲置劳动力
松趣苑除罗汉松外,还有盆栽、北美海棠、桂花、紫薇等苗木品种,2017年松趣苑初评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268万元。“第三方的引进,最直接收益的便是咱们河南村的村民。土地流转的收益,就近务工的收入,加上耕地保护补贴,去年咱们村人均年收入24620元,比2018年增加了1940元。”河南村主任助理吴兆伟告诉记者。
除了松趣苑,河南村还在千墩山建设了千亩白茶基地(南京市最大的有机白茶基地),以合作社形式,村民入股参与分红;井头自然村和石南自然村的800余亩青虾养殖区,在引进租承包户养殖的同时,也吸引了部分本村村民加入到青虾养殖的队伍中来,青虾养殖产业在河南村也是一大特色。
“2016年初,咱们村还是经济欠发达村,通过对三资管理的不断改革优化,当年年底成功‘摘帽’。多产业结合发展,使得咱们村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村稳定性收入195.73万元,到去年村稳定性收入已达251.6万元。”吴兆伟说,“土地分散在村民手中时,大家看见的只是庄稼收益低,种地又辛苦。但是土地流转后,第三方的引入成功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现在河南村的大爷大妈们也都成了‘职场新人’,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改善了村容村貌。”
下一步,东坝街道河南村将结合松趣苑及白茶基地,开拓康养产业。“咱们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最适合旅游、养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来到高淳,来到咱们河南村,感受咱们这的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