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高淳绿色发展走上快速路 百姓日子越过越甜

2020年10月24日21:52  来源:江苏经济报
 
原标题:慢城高淳绿色发展走上快速路

当“天空之境”遇见“螃蟹节”,让慢城高淳在这个金秋变得格外红火,源源不断的游客来此打卡拍照。当然,南京高淳区的魅力不仅于此。作为国际慢城,这里青山连绵,碧水穿城,不仅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慢节奏,也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快速度。短短几年,利用生态底色,高淳摸索出“生态+旅游+农业+制造”的发展路径,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生态优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一“蟹”之力 , 撬动产值二十亿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高淳,那就是——“美”。特别是它的“水”,美得令人惊叹。金秋的午后,站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透过极具格调的木篱望去,水面映着天光,一望无垠的蟹田上白鹭展翅飞过,落脚在田中的栏杆上,让人仿佛置身镜湖一般。然而,很难想象,这个风景美如画的地方,曾经被密密麻麻的围网覆盖,肆意乱排的污水与粗放型养殖技术使水质出现富营养化。

为改变状况,高淳区在蟹田周边重点实施生态重建,全面推进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并邀请专家手把手地对蟹农进行技术培训。很快,水环境持续改善,螃蟹产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刘成是当地的养殖专业户,当听到有人夸奖蟹田里的螃蟹新鲜肥美时,他得意地说道:“好水养好蟹!”现在,水质提升了,即使去年螃蟹市场行情不佳,但收入仍较之前提高了20%。

如今,螃蟹养殖已成为高淳区的一大富民产业,全区螃蟹养殖产值已近20亿元。从事养殖行业10多年的刘成最近制定了新的“职业”规划,“想与其他同行一样,领着双份钱上下班。”刘成解释说,高淳区的螃蟹养殖产业已步入发展新阶段,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了大型养殖基地,他打算将承包的蟹田流转出去,与曾经一起养殖螃蟹的伙伴们,口袋里揣着流转蟹田的租金,在养殖基地打工,每天上班喂喂蟹,捞捞水草,闲暇时再打份零工,让老年生活充足而多“金”。

绿色随行,赋能新经济发展

作为远郊涉农区,高淳区懂得小康之路越走越稳,还需要下好工业振兴这盘棋。在打造工业与绿色产业融合方面,近年来,高淳激活绿色项目动力源,除引进韩国半导体与比克电池两个超50亿元的项目外,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陶瓷产业方面下足功夫。

一艘远洋的巨轮上装载着国宴用瓷、官窑的瓷器、新型材料制成的现代瓷器,每个瓷器都在用自己的故事,讲述着中国陶瓷发展的历程……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以为自己在景区,其实是在陶瓷生产厂区。陶瓷产业是高淳区的另一大支柱产业,现拥有三大产业基地。仅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已实现年销售额超5亿元。作为传统产业,为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高淳围绕该公司厂区正在打造特色“国瓷小镇”。在制造工艺方面,更是采用无污染的原材料,严格控制釉水、花纸标准,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其产品含铅镉溶出量符合美国加州标准,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最大的陶瓷餐具全球供应商。

近年来,在打造创新名城的过程中,南京持续发力新能源产业,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地标产业之一。高淳及时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引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的开沃集团,还集聚了世界村汽车动力、冠盛汽配等一批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目前,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值始终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成为高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美丽蝶变,迎来小康富裕生活

深秋时节,高淳区的乡村道路两侧依旧草木葱茏。在新晋“网红”小茅山脚村,村民陈晨与邻居坐在窗明几净、精致的庭院中,聊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昔日的烂泥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直通每家每户。曾经脏乱差的村貌,如今大变样,村前屋后、池塘边,见缝插绿……”6年前,陈晨刚嫁进小茅山脚村,看着破旧的村貌,曾冒出与村民外出打工的想法,但最终她还是选择留下。看着村里通过环境治理,一点点变绿,景色一天天变美,原本“人贫地瘠”少人知的小茅山脚村,也因为“美丽乡村”的称号而声名鹊起。

好生态换来好风景,好风景引得客商来。走在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村子里,陈晨介绍说:“如今每到节假日,村子已成为南京市区以及周边城里人度假的热门之地。为此,村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家家民宿与农家乐陆续开设。陈晨和丈夫也在村里经营了一家小饭馆,生意不错。看到商机后,不少外地人也加入其中。村里将闲置土地出租,将租金平分给村民,陈晨一家三口每年可获得6000元的利益分红,家庭生活水平直线上升。陈晨说,如今的生活都是好生态带来的,作为利益获得者,她们会守好高淳的“绿色”,守好村子,护好风景带来好生活。(张韩虹)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