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村庄环境“花”样美 居民幸福指数高

2021年01月07日17:00  来源:海安日报
 
原标题:村庄环境“花”样美 居民“幸福”指数高

■ 通讯员 沈艳 康传广

建设美丽中国,乡村美化和振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村庄干净整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角斜镇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放在重要位置,聚焦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厕所革命”“河长制”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建设美丽村庄 提升群众幸福感

“如今,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道路更整洁了、环境更美了,我们的幸福感也更强了。”近日,参加完村庆祝元旦文艺演出后,村民吴礼江对汤灶村党总支书记卞小建说。

近年来,角斜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全面建设群众新居、乡村大舞台、健身公园并配备健身器械,建立健全农村垃圾保洁清运长效机制。全区道路硬化、亮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达98.8%。全镇一半以上行政村获得了“江苏省水美乡村”荣誉称号,来南村、汤灶村还获得全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特色田园乡村”等荣誉称号。

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提升工作,角斜镇借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经验,全镇392个村民小组探索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和新模式。近三年,累计建设改造110户危房、硬化乡村道路120公里,拆除全镇敞口垃圾设施420座,设置农村生产垃圾堆放点420处,全力实施垃圾分类投放,配备保洁和垃圾清运人员182人、分发垃圾桶1万多个。通过基础设施和人员的全面配备,稳步改善了全镇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推进“厕所革命” 提升群众获得感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群众便捷是实现幸福宜居生活的关键。推进“厕所革命”不仅是改善乡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更是彰显乡村文明的重要符号。

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卞慧刚感慨万千,以前“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冬天冷、夏天臭、苍蝇蚊子满天飞”的旱厕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恶劣影响。自从村里开展“厕所革命”后,逐渐改善了臭气熏天的环境。改厕成为乡村文明户和美丽生活的“标配”。

截至目前,角斜镇改厕工程已完成近97%。与此同时,全镇结合人居环境点、“一村一景”打造,新建公厕46座。

落实“河长制” 提升群众满足感

天刚蒙蒙亮,汤灶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建华像往常一样,迎着晨曦,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王建华是一名村级河长,他负责的河道是永济河。“小时候在这条河里游过泳,还摸过鱼。”对于永济河,王建华非常熟悉,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永济河清澈见底。后来,由于缺乏长效保洁管护,沿河两边堆积了许多生产生活垃圾。河床日渐狭窄,久而久之,永济河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自从实施了清水工程、“河长制”以后,为确保河道水清面洁,“巡河”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河道有无漂浮物,有无排污口等与水环境提升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王建华关注的重点。每次巡河后,他都会组织村干部、保洁员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并把重要问题汇报给上级河长,通过协同治理形成治理合力。“通过治理,河水慢慢变清了,河岸渐渐变绿了,这条河又逐渐像以前一样美了。”王建华笑着说。

为了全面提升水环境,角斜镇除镇村级河长以外,还从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热爱环保的公益人士中引入民间河长,20个行政村配备了40名民间河长,常年在村组一线,巡河问水,为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新区而贡献力量。

“从‘清水工程’到‘河长制’的贯彻落实,角斜镇水环境治理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完善治理机制,才能全面提升全镇水环境,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生态效益。”角斜镇党委书记王晨表示。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