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江苏省教育大会精神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内培外引强化人才强校 产教融合推动协同育人

2021年01月28日13:29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编者按:教育国本,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尤其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2019年5月1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勾画路线蓝图,亦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发力方向。为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人民网江苏频道与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抽选20所各类高校,联合推出视频栏目《江苏高校访谈录》。今天,我们推出对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的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接受人民网专访 马焘焘摄

人民网:各位网友,这里是人民访谈。前不久,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勾画了路线图。今天,我们邀请到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先生,针对大会精神落实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话题进行交流。施校长,您好!

施卫东: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人民网:此次全省教育大会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请问学校在德育方面是怎么引导当代大学生的?

施卫东: 南通大学是一所拥有107年办学历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先校长张謇提出的“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祈通中西 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坚持德育为先,涌现出莫文隋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并不断熔铸为学校独特的文化基因,传递着生生不息的道德力量。

当前,南通大学正处于“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期,在全省教育大会召开以后,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职工为主导,着力写好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的奋进之笔。一方面,学校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通过发挥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服务工作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筑牢青年学生“信仰、信念、信心”的核心课程。学校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班主任、带头上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成为思政课建设的“士兵、亲兵、尖兵”,推动思政课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

我们通过多管齐下,努力构筑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思政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坎里,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画好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同心圆。

人民网:教育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等教育尤其需要注重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请问施校长,南通大学在产教融合方面都做了哪些尝试,目前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施卫东:南通大学在107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先校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瞄准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创办行业产业学院,整合产教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加强高校和产业之间的对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我们主要有三方面举措:一是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立产教紧密合作的专业合作机制。我们与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政府共建了“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与港闸区政府、阿里云计算、青软实训四方联合共建了“南通大学大数据学院”,首批我们在2018年招收了60名大数据专业学生,采用“2.5+1.5”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就是要整合更多产业优质资源,应用到人才培养中去,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早一点接触到工程实际,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是整合产教优质资源,聚力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创新人才。我们抢抓新工科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学校成立了张謇学院,2018年从5个工科学院选拔了30名优秀学生组建首届班级,学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教授担任班主任。我们相当于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用于培养新时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创新人才。

三是协同共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教育人与产教育人的深度融合。学校也组建了先进通信技术工程中心,和清华大学陆建华院士团队、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建立了机制先进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平台。另外,学校也整合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组建了“江苏省电机能效定级与故障诊断公共服务平台”、“江苏中烟重点实验室”等。通过项目参与、教学实践、定向培养等方式鼓励师生到这样的创新平台中进行锻炼,推动科教融合反哺育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人民网:大家知道,高校是科研重地,有关成果转化的话题近年也愈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请问您,南通大学在推动成果转化上有哪些创新尝试呢?

施卫东: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经颁布20多年了,但实际还是有很多科研成果仍在“沉睡”,成果变成“陈果”,陈旧的“陈”。究其原因,我想主要可能还是在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处置权,包括科研人员的奖励机制。我认为,成果产出单位应该拥有更多成果转让、许可、入股方面的自主权。去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了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出台了“科技改革30条”,给我们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我们学校按照省里文件的要求,又专门制定了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一些文件,来推动成果的转化和专业化。

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他的这些成果最好要接地气,既要“顶天”,还要“立地”,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些方面,我想我们要把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的产业化,创新产业链一体化来进行发展。

南通大学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中,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建立健全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高端平台为载体、重大项目为牵引、重大成果为标志的科研创新体系。学校注重统筹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能力,不断推出精品力作,践行“有效科研”和“成果导向”理念,来完善激励制度,培育和催生学术精品。我们按照“一个重点团队服务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学院服务一个行业,一个优势学科服务一个重点产业”的工作思路,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着力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举例而言,南通大学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合作,围绕提高有机溶剂回收率的关键技术紧密攻关,使得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从原来的90%提高到100%,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就活性碳纤维的制备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目前,该企业已发展成为活性炭纤维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也使南通市成为全国活性炭纤维最大的生产基地,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学校还加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众创空间等重大服务平台建设,来推进省市共建、校地共建、省部共建向纵深发展。通过优化体制机制,搭建多元、灵活、动态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人民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省教育大会提出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建设高水平大学也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请问施校长,南通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施卫东:人才是“大校”向“强校”转变的重要支撑,为此,南通大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去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位于首位的就是人才集聚战略。

对于引进人才,建立“人才特区”制度,依托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博士授权学科、博士点培育学科等设立人才特区,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给予团队在人员聘用、经费使用、薪酬分配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相对独立的自主权。我们完善“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使得高水平人才、团队能够互促互进,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创造力。我们也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伯乐奖”,调动全员参与人才引进工作,探索“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人才引进新模式。

对于校内优秀人才,我们实施优秀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建立人才库,在团队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对优秀人才实行年薪制,体现“同等业绩、同等待遇”,充分发挥校内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遴选2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世界一流高校进行至少1年以上深造,鼓励支持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养工程。我们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依托“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强化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博士化率和国际化率。

如此,我们通过内培外引,完善机制,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不留遗憾地强化人才强校,积极构建“识才、用才、聚才”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爱才、容才”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人民网:好,今天非常感谢施校长从学生德育、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为我们分享了南通大学在办学治校上所做的努力,谢谢施校长。也感谢网友们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