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红色李巷(一):回甘

2021年02月09日16:39  
 

溧水红色李巷,是抗战时期的模范根据地,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这里的年味,更显醇美。今日起,新华美溧传媒推出记录红色李巷年味的七集微视频,《回甘》《粘味》《记忆》《相守》《酒香》《咸鲜》《团圆》,去近距离感受红色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感受李巷村民的勤劳与质朴。

 

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

朝朝只与磨为亲,豆香遍村谁不识?

过年了,豆腐自然是少不了的一道菜,还可以做成很多的菜品,小葱拌豆腐、皮蛋豆腐、麻婆豆腐、臭豆腐、豆腐鲫鱼……年前,记者来到南京溧水李巷李春伢家,看看他们家是如何做出鲜美豆腐的。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记者在厨房里看到,灶上有个大锅,李春伢的老婆正在灶下,将一把一把的柴火放进炉灶内。灶上锅里正煮着白色豆浆,冒着蒸蒸的热气,李春伢拿着一只大勺在锅里搅动,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

据李春伢介绍,他们家做豆腐已经30多年。每到腊月,是家里非常忙碌的时候。在李春伢家中,他告诉记者做豆腐的全过程,大致分成四个步骤。

首先是处理原料。将黄豆洗干净以后,提前一天浸泡。

接着是磨豆滤浆。捞出泡好的黄豆,按黄豆与水1:6的比例,倒入专门的机器中,榨出豆浆和豆渣。

接着是煮浆凝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再转入小火熬,然后慢慢冷却。接着,盛进大缸之中,放入调制好的石膏粉。用勺子轻轻搅匀,几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最后是制成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上重物几十分钟。搬开重物和木板,除去白布,一板豆腐便新鲜出炉了。最后把豆腐切成一块块小豆腐。

李春伢说:“做豆腐看起来并不难,但凭着多年的经验,也有很多的讲究。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

“比如泡黄豆粒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些黄豆怎么也泡不开,就要把这些黄豆粒挑出来扔到一边。豆浆打磨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才会又嫩又好吃。煮豆浆的时候,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还用大勺划圈搅拌,以免糊锅。”当然做豆腐的技巧是很多的,全凭多年的经验。

有趣的是,豆腐渣以前都是废物,当作垃圾倒掉,现在却有各种妙用。有的人专门收购,做成豆渣粥,据说还有减肥的功效。还可以和蜂蜜蜂混合,做成面膜。还可以把豆渣倒在坛子里面密封,经过两周的发酵后,可以用来做花肥,效果非常好。而对于李春伢家来说,可以直接给家里养的鸡吃。

有一句俗语“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做豆腐是个非常辛苦的活。

李春伢告诉记者,他和老婆每天4点多钟起床,一天都在忙忙碌碌。

以前只是在家里做,2017年,李巷打造成了红色景点,他在李巷运营方的安排下,在景区内做豆腐果、臭豆腐、豆腐干等等。因为游客非常多,所以生意一直很好。不仅能拿到固定工资,还能根据销量再拿提成。现在由于疫情,他暂时回到家中。不过因为过年,虽然村民也会各自在家做豆腐,但他家的豆腐质量过硬,价格也不贵,所以到他家定制的也很多。

他告诉记者,随着时代不同,顾客买豆腐的方式也变了。以前村民会拿豆子过来,他只收加工费。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是打个电话,直接说要多少块豆腐,到时直接来拿。也有很远的人慕名而来,从城里开车到李巷游玩,顺便买些回去,或者让他快递。

李春伢说,他有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在外面买了房子,他还要支持孩子们买房子。每到过年,女儿都会带着家人来李巷,尝尝他做的豆腐,远比在街上买的豆腐好吃。每到返回时,还会带一些豆制品。每次他看着子女背着大包小包回去,觉得非常开心,心里盼着他们经常回家,多带一些他亲手做的豆腐回去。

来源:交汇点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