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与论文发表该不该“脱钩”引发热议

2021年03月30日08:47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搬走“硬杠杠”,博士能否过硬?

最近,清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的新规登上热搜。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生也建言,取消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的规定。

发表论文,长期以来是博士生毕业的“硬杠杠”和“拦路虎”。今年,河海大学对125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近日也发布通知,对该校183名博士生、124名硕士生发出答辩预警,其中大部分与没有发表论文或没及时完成博士论文有关。近年来,高校悬起“严进严出”的利剑,而将博士学位与论文发表“脱钩”的呼吁也频频出现,引起社会热议。

论文指标化,

偏离学术本身

近年来不少高校严把出口关,清退“超期博士”,让不少因未在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而导致延期的博士生们焦虑不已,也将“小论文”推上风口浪尖。

去年,上海大学一博士生因论文数量不够未获学位而起诉母校,尽管法院最终认定授予学位与否属于高校自治范畴,但判决也提到,通过规定发表论文数量和期刊载体的方式评价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历来颇受争议。

除了博士论文以外,不少学校对博士毕业有发表“小论文”的硬性要求。南京一所理工类高校的管理学博士生汪方圆告诉记者,博士生被淘汰的原因很多,但“小论文”肯定是“紧箍咒”。“刚进校就听说学校规定要发表4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拿学位,当时我就吓得想退学。”如今眼看读了5年,小汪除了博士论文没写完,还有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待发,“一般审稿周期是两三个月,我被拒了好多次,压力真的很大。”

用论文倒逼,对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有一定作用,但是论文指标化偏离学术本身也是现实。南京一所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告诉记者,博士毕业必须有两篇C刊文章,几乎是所有大学的通行规则。学校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博士点、招收更多的博士生,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增加学校的“学术GDP”,“但和日益增长的博士生人数相比,很显然我国的C刊并不够用。”

汪方圆坦言,有了这样的硬性指标,“大家就想赶紧把论文发了,没时间去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就想着小论文弄完了赶紧抓大论文。”

“博士论文含金量很高,其写作、指导和评价有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往往代表博士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学术水平。”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表示,博士论文需要博士生对一个选题长期关注,有成体系的深入思考,所谓“小论文”,应该是在“大论文”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所收获的成果。但当下不少博士生却“为了论文而论文”——为了满足毕业要求而忙于“炮制”小论文,对博士论文本身却反而马马虎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会影响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没有了论文约束,

混学位的博士可能会更多

博士学位是否应与论文发表要求“脱钩”?操太圣认为,这归根结底还是“破五唯”精神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落实,具体操作则取决于不同学校的不同要求,如何实现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是根本。

去年底,教育部在《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唯一标准。

自2019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纷纷出台新规,不再将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清华大学还强调,更多的是看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是否够创新。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高校,这些探索具有风向标意义。在一片赞声之下,也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高校与清华大学有差距,在学术氛围和博士培养水平方面不在一个层次,“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论文发表的基本要求,至少还能让学生有一点约束和压力,否则想‘混’学位的博士生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表示,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应该首先根据最初的科研目标去努力,做出成果后再刊发论文,这才是科研的基本规律。破除评价标尺的异化,并不是对学术标准本身的否定,而是强化学术至上。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借助新方法、新技术制定更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新标准。

不反对论文作为标尺,而是反对将其作为一刀切的统一标尺。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提出,特殊学科专业,如临床医学、建筑设计、艺术表演等学科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学术水平蕴含在各自的专业活动中,而非学术论文上。对这类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业考核,把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内容是不切实际的。

拿掉“硬杠杠”,

多元评价保障人才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20年的10万人,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博士毕业生不仅位居学位金字塔顶端,更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对于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不该把论文作为博士生申请学位的“硬杠杠”成为热门话题,折射出社会对高端人才培养的更大关注。在“破五唯”背景下,把关博士生“出口”的质量,将比保留论文“硬杠杠”要做的工作更加复杂精细。

从已知的信息来看,清华大学取消博士论文发表强制要求之后,不仅会严格考核博士生在学期间的学术创新成果、实行严格的博士生分流与退出制度,还在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不同博士类型,制定不同的考核项目,需要摆脱过去博士生培养的路径依赖。“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下一步方向已经明确,要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操太圣说,专业学位的设置将密切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这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但专业博士在我国规模化发展时间较短,其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尚未形成,往往不得不依赖学术型博士生的评价标准。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专业博士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多元化,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专利发明、案例报告、产品设计等,“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

从终点式的考核论文数量,转变为过程式的考核课题、课程、实践等多个方面,需要加强对博士生的提前预警和过程化帮扶。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说,学校2020版培养方案根据各学科特点科学制定评价机制,加强对科研能力的评估考核,把代表作的创新性作为评估考核的主要标准;同时,构建了以分流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机制,通过博士资格考核和弹性分流机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加压促优、正向激励的作用。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王拓 郁芬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