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孤独症孩子“困”住的家长期盼更多扶持

2021年04月02日07:26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期盼更多扶持 渴望社会平视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记者近日采访孤独症孩子家长、康复机构和专科医院后发现,孤独症孩子的家庭渴望获得社会扶持,期盼有关部门补齐康复、教育等公共服务短板,更盼望社会平视他们,让孩子早日融入社会。

“孤独症”,改变了小小妈妈的人生规划。名校毕业的她,曾规划5年升职到中层,但计划被意外打断。小小1岁时,她发现孩子听不懂指令,不会直视别人的眼睛,喊名字也得不到回应。“发育迟缓。”多家医院给出这样的诊断结果,让小小妈妈焦虑中还抱有一丝幻想。

“把最好的可能性放在我孩子身上吧!”小小妈妈不住地想,但希望慢慢破碎。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孤独症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孩子被认定为中度孤独症,小小妈妈心态反而放平,开始把孩子的康复和自己的工作放在一起权衡。仅康复训练费用每年就达5万元,工作不能丢,但几乎每天都要陪上训练课,只能把精力维持在“不丢工作的状态”,不敢奢求升职加薪。“不敢做长远规划,只能活在当下。”小小妈妈很清楚,即便在认知能力、情绪控制等方面,孤独症孩子能通过康复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但社交能力是有天花板的,所以她从不敢想象孩子的将来,哪怕是上小学的日子。

“日常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压力非常大。”小小妈妈时常鼓励自己,“我要活得更好些,这样才有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漫漫康复路。”

据悉,孤独症儿童在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训练,每人每年可获得1.48万元补贴。目前全省有定点机构176家、师资3500余人,但覆盖面还不够广。

接纳小小的机构是南京魔方城儿童发展中心,不属于定点机构,优势是离家近,缺点是无法获得补贴。该中心创始人张则方介绍,定点机构的认定以招生规模、面积等硬指标为依据。由于选址难、房租高等原因,很多小机构生存困难,也意味着更多家庭不能选择就近康复。

“魔方城离家近,又有专业师资队伍和培训机制,让我感到心安。”小小妈妈说。魔方城面积有近300平方米,年租金二三十万元,目前有40余名孩子。教师主要来自南京特师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的心理学、学前教育等专业。

机构运营靠培训收费和自筹资金,去年疫情导致暂停运营,张则方感到运转吃力。他呼吁有关部门对优质小规模康复机构进行扶持。

小小妈妈也没有去申请政府补贴,申请需要提供残疾证。“这么早就承认孩子残疾,太难接受。”采访中,这样的顾虑几乎是机构内所有孩子家长的共同心声。

社会上对孤独症孩子的误解也困扰着他们。“孤独症孩子不是完全封闭的,他们也有沟通的欲望。希望社会能够平视他们,这样更利于孩子融入社会。”小小妈妈说。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柯晓燕,从事临床研究和实践29年。“近年来,孤独症相关康复机构逐年增多。”柯晓燕说,原来只有脑科医院等专科医院有康复治疗,现在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区级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民间社会机构都开始提供服务,但仍无法满足需求。

柯晓燕认为,当前主要问题是康复机构大多提供低龄儿童的早期干预,但孤独症康复是终身的,大龄孩子得到的支持不足,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机构很少,经济上、看护上的压力就全部压在家庭身上。“针对患病程度不同的孤独症孩子,补贴的发放缺乏精准性。”柯晓燕表示,程度较轻的孩子有相应教育支持,比如省教育厅要求特殊孩子进入普通学校的比例要达80%;程度较重的孩子,则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长期康复和养护扶持。

“我们不仅在资金、场地上‘缺课’,社会文明教育上也‘缺课’。”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工系主任许芸坦言,残疾人庇护托养机构的建设,应走出重硬件投入、轻扶持运营的误区。此类专业社会服务机构非常缺乏,是民生服务领域的短板。要实现“残健共融”,相关部门应开展常态化、规范化购买服务或建立专项发展基金,助推更多社会组织为特殊人群和家庭提供精准服务。

□ 本报记者 唐悦 刘春

实习生 王奕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