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育文化科技手段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张欣怡

2021年04月09日15: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新知新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国综合运用教育、文化、科技等手段,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和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取得良好成效。这些有益探索,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价值。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均等化程度。在基础教育方面,各地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贫困生建档立卡流程逐步简化,相关财政投入资金不断增加,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平衡。在职业教育方面,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突出“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将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为农村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同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说明,教育手段能够普及致富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基础性作用。

文化是激励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重要精神力量。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人民群众都是主体。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这方面,文化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造提升全面展开。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一项贫困地区图书馆发展研究表明,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建设不仅促进农村居民更新文化观念、鼓舞脱贫致富干劲,而且为乡村建设和村民自治注入了活力、促进了乡风文明。这说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

科技创新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大数据技术被日益广泛地运用到精准扶贫工作中。一项以贵州、甘肃为案例的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达到数据采集自动化、行业数据融合共享、市场风险预警等效果,进而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绩效。互联网带动了电商扶贫等新模式的发展,为脱贫致富注入新活力。比如,直播带货等方式被引入农副产品销售后,更多农民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参与销售环节,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实时参与“助农”行动。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能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而且能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准性,增强脱贫地区发展的生机活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生活、更多福祉。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9日 09 版)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