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春耕备耕 江苏农行施足“金融底肥”

2021年04月30日20:12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时令催人耕种忙,不误田间一季春。家住南通如东洋口镇同文村的麦农蔡守根种了200亩小麦,正在查看小麦生长情况。“农行给我30万贷款,让我种下了200亩小麦,有了这场‘及时雨’,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蔡守根说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江苏农行持续做好春耕备耕时节的涉农资金的信贷支持,在服务上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客户融资,全力保障粮食等农副产品生产和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以快行动、高效率、优服务,全面助力春季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金融支持农户春耕备耕走上“致富路”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苏州永来水产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打捞鲈鱼,掀起朵朵浪花。渔场老板钱彬满意的笑了,“有了农行的300万元贷款,我的鱼塘才有这么大规模,今年估计能卖600万元。”

靖江市马桥镇是靖江市主要蔬菜产区之一,在蔬菜的种植时节,创业青年朱锋有些犯愁——播种前,546亩蔬菜大棚要修整、换薄膜,可资金却捉襟见肘。此时,农行泰州靖江支行到马桥镇宣传农行信贷政策,客户经理了解到朱锋的情况后,立即上门调查,根据他的情况,协助他通过“苏担通”产品,很快拿到180万元贷款,缓解了朱锋的资金难题。

在支持大众创业的同时,江苏农行还围绕县域主流经济、主流产业和主流客户,强化对优质上市公司、纳税百强、科技型企业等重点客群提供金融服务。助力36个特色小镇、124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实现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项目信贷支持全覆盖。

数据驱动项目绘就农业生产“新图景”

保障粮食生产,金融支持不可或缺。2021年以来,江苏农行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推动粮农贷、农保贷等江苏特色的数据驱动项目,通过批量获客、批量办理贷款手续,持续做好惠农e贷相关服务。同时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春节前,一通急促的电话打进农行海安支行普惠部,曲塘镇家庭农场曹老板急需资金买化肥,却借不到钱,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到农行的宣传单,就试着打了这通电话。

农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曹老板承包了1500多亩土地种植谷物蔬菜,急需40万元在年前购进化肥,但因为没有抵押物和担保人,借不到钱。于是,在客户经理的协助下,让他通过惠农e贷业务,赶在农历腊月二十七拿到贷款,预付了化肥款,保障了节后春耕。

截至3月末,江苏农行惠农e贷余额390.3亿元,比年初增加67.7亿元,惠农e贷户数12万户,比年初增加1.7万户;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产融合项目38个、贷款余额51.4亿元,89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信贷下乡服务上线增强农户获得感

2020年以来,江苏农行持续开展“万人进千村”金融服务活动,进村入户批量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截至3月末,全省603家乡镇网点(团队)共入驻行政村6348个;进村开展金融服务9.1万人次。

“农行不仅解决了我购桃树苗的资金难题,还多次上门服务,真的太暖心了。”吴江区震泽镇新幸村果农周根法是当地一位老桃农,也是苏州示范区农行“信贷下乡、服务上线”的体验者之一,依托村委会建档推荐和线上自动审批,他不用去银行,就拿到了18万惠农贷款,补齐了购苗资金缺口。

2021年以来,江苏农行基于当地春耕农时短、农户需求急的特点,提前规划,借助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外部力量,获取农户需求,批量建档,借助“惠农e贷”产品,打通从数据采集到白名单生成到自助用款还款的“端到端”全线上办贷流程,借助数据“跑路”,让农户少“跑腿”,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江苏农行还积极推进“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普惠贷款运作新模式,围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等,聚焦粮食种植、水产养殖等经营主体,完善前后台项目预审机制,实现普惠信贷业务项目化运作、批量化服务、表单式操作,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助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双丰收”。(吴文婷)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