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服务沿江企业发展,积极对接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助推江海联动、远程控制,充分释放12.5米深水航道红利,提升船舶航行效率,码头周转率。”张家港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宋儒卿在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家港海事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企业听呼声,建立清单办实事,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成果。
精研学细研讨,凝心聚力汇共识
以实干赢民心,基础是找准办实事的出发点。张家港海事局党委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研讨,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办实事方向,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立场,凝聚了思想共识,明确了办实事的出发点。
“材料、时限、环节能不能更简、更优一点?”“信息系统能不能故障率更小一点、速度更快一点?”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局上下积极开展“假如我是行政相对人”活动,换位思考,提出解决对策。
各党支部将党史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自觉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等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承诺践诺活动,开展“办实事、开新局”大讨论,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全体党员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在党员大会上作出服务承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切实落实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来。
访民情解民忧,下足脚下绣花功
以实干赢民心,重点是找准办实事的着力点。张家港海事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把学史力行落实在为民服务的“行走”中。
该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张家港港务集团、中粮东海粮油等港航企业开展调研,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和群众期待。围绕释放12.5米深水航道效能、落实安全和防污染主体责任、“安全绿色便利”港口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议、达成共识。
赴码头企业举办“港航一体化协调中心”成员单位船员课堂,组织召开砂石码头负责人座谈会、渡运安全座谈会,与长江引航中心开展办实事工作交流,通过一系列举措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立足法定职责,在服务安全绿色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便利船舶船员等三个方面,出台10项“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我们计划在年内建成并运行张家港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推进船岸双方岸电使用便利化,实现海事政务自助服务全覆盖,提供更便捷的船员考试服务,有效缓解长江张家港段锚泊难等问题。”宋儒卿介绍。
出实招增实效,全面吹响冲锋号
以实干赢民心,关键是找准办实事的落脚点。党史学习教育开展2个月来,张家港海事局党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迅速推进各项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将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作为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试点工作,组建水上交通管理中心,建成基层快反处置中心,在一线组建以“1141”模式为核心的快反单元,为水上本质安全水平和港航综合协调服务能力的提升建立了新模式、赋予了新动能。
“张家港的船员远程考场真是方便,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就可以预约考试科目,场次也很多。”一位船员说。设在张家港港区海事处的船员远程考场,直面到港船员适任考试需求和船员补考科目差异化的难题,增加开考频次,增设考试服务项目,全面升级船员考试预约模式,得到船员纷纷点赞。此外,该局还在最靠近船员的基层站点和码头,打造了多个“不打烊”的政务自助服务区,并实现了海事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在线办理率100%,平均办结时限压缩50%。
为解决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国际航行船舶港口国监督检查难题,该局探索运用“视频连线+无人机”方式,创新开展远程非接触式PSC检查。为解决内河船舶船名标识不规范问题,创新为内河船舶安装二维码船名牌,并建立“一船一档一清单”,推动安全监管提质增效。为提升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接收处置效率,联合交通、城管、水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出台了“一零两全四免费”智能化规范化便利化方案,确保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接收率、转运率、处置率3个“99%以上”。
“张家港海事局将继续大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一桩桩难事的解决、一件件实事的落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宋儒卿表示。(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