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南京篇:雷达工业致力军民两用 百年电厂续写青春传奇

马晓波

2021年05月06日09:35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近日,“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江苏南京,走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电十四所)、大唐南京发电厂,感受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探寻百年老厂蓬勃发展的红色密码。哪些要素为国企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人民网注意到,“自主可控”“创新创造”是其中的关键词。

中电十四所研制的两款参加过国庆70周年阅兵的反隐身功能相控阵雷达。人民网 马晓波摄

雷达产品:从技术到制造已完全实现自主可控

“武”,能为战斗机擦亮“双眼”,揭开敌方隐形机的外衣;“文”,可化为“灵犀手”,让残疾人手臂实现自主操控……历数大国重器,中电十四所的科技成果已然跨界军民两用,既护卫国防,又护佑民生。

中电十四所所长胡明春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捡’别人的雷达用,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战斗机还只能对空不能对地,改变来自贲德院士带领十四所团队相继研制出大型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和被誉为‘争气雷达’的PD雷达。”据介绍,中电十四所见证了我国雷达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过程,已经成为我国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创始者和国家探测感知领域的引领者、军工电子主力军。现如今,这里已具备我国谱系最全的机载火控雷达研制能力,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中电十四所院内,由该所研制的两款反隐身功能相控阵雷达引人瞩目。“这两款设备参加了国庆70周年阅兵。”胡明春表示,当前,我国许多新型雷达设备及元器件,从技术到制造已完全实现自主可控。

除军工研制外,民用系列装备不断研制成功,让中电十四所的产品更加亲民。采访中,一款名为“灵犀手”的机械手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据了解,这是一款可以让失去手臂的残疾人再次实现操控的“意念手”。使用者只需在手臂套上一个机械手,搭配上传感器手环,能够实现超过十个维度的手部基本动作,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临床试验。

“‘灵犀手’是我们利用尖端雷达技术研发的创新应用产品,在帮助残疾人恢复生活、工业工程协助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胡明春说,中电十四所已成为一家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商,在电子、航空、航天、船舶、兵器、交通、电力等行业广泛应用。在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下,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强的人工智能产品走向民用市场。

图为大唐南京发电厂。王勋摄

百年电厂:让烧煤像烧天然气一样清洁

1910年点亮古城南京第一盏灯;1961年成为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承担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2015年建成中国大唐和江苏省第一个“超低排放电厂”;2016年建设我国首家燃煤发电“智慧电厂”……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的大唐南京发电厂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它的发展轨迹也是我国电力事业的缩影。

人民网注意到,在历经革命与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后,勇于探索、敢于争先,是这座百年老厂保持“青春活力”的秘方。

如同其他工业一般,在经历过前期粗犷式发展之后,上世纪90年代,降低污染和节能降耗成为电力行业需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唐南京发电厂经过多年改造升级,已实现机组在满负荷情况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达到并优于燃气轮机组的排放限值标准,掀开了“绿色火电”的新篇章。

“我们烟囱里排放的,说白了就是水蒸气,雾气‘只见其形,不闻其味’。”参与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工人娄琦说,目前他们发电厂已实现“烧煤像烧天然气一样清洁”。

“现在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大唐南京发电厂厂长王丙化表示,近年来,企业在原有机组基础上,开始大力实施“智慧电厂”工程,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人工干预,及时准确地采集生产过程数据,从而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工厂。

大唐南京发电厂维修部负责人钱玉君介绍,“智慧电厂”能够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系统故障维护时间从原来36-64小时,降到了8小时以内。基于原煤仓模型及锅炉CT的配煤掺烧系统,提高了锅炉的煤种适应性和机组经济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从承担全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到实现超低排放,再到建设智慧电厂,乃至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一直在路上。”王丙化表示,创新创造关键在人,以后全厂将继续以年轻的姿态、超前的理念、活跃的思维和奋勇当先的冲劲,谱写百年南电的“不老传奇”。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