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5年投入36亿元!江苏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

2021年05月10日23:04  来源: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省财政5年投入36亿元!江苏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

  江苏是教育大省,也是职业教育大省,现有中职学校198所、高职院校90所,在校生约146.5万人;江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十一连冠”,参加全国教学能力大赛实现“九连冠”;在最近两届的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江苏获奖总数均居全国第一;江苏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全省现有高技能人才455万人,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十三五”以来,江苏职业教育发展交出漂亮成绩单。这组数据的背后是省财政投入36亿元专项资金,推出多项有力举措,为江苏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投入机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我省不断健全投入机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生均财政拨款经费方面,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经费苏南地区不低于10000元、苏中地区不低于8000元、苏北地区不低于7000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公用经费达到当地普通高中的1.5倍。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定额标准提高到与普通本科同等标准。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生均拨款制度,实行财政性经费与办学绩效、教育质量、本地就业率等因素挂钩的拨款方式。

  为了让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从江苏的职业院校中走出来,省财政支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支持创建50所左右扎根江苏、引领全国、世界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深化五年制高职办学改革,突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重点建设8所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和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建设10所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对接产业、优化布局,江苏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重点支持建设高职院校36个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项目和14个培养项目,覆盖13个专业大类,涉及20多个产业领域,总投入超过15亿元,并已认定144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同时,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我省出台“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办法,省级每年认定100家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途径主要包括普通高校对口中职毕业生招生考试、实施五年制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三大路径。通过这些途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通过技能改变人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和成才通道越来越宽广,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强。“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面向中职学生的对口招生人数达31.95万人,其中本科2.6万余人。我省高职毕业生升学比例从5%提升至18%,去年专转本招生3.7万人,扩招1.65万人。

  “十三五”以来,省财政支持推进中职高职衔接、中职本科衔接、高职本科衔接,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分级培养和联合培养,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办法,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多样化升学机会。具体包括:提高高等院校对口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和规模,新增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100个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示范专业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形成合力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省财政出台一揽子政策。民办学校按照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免除学费,同等享受财政的补助政策;民办学校在校生同等享受国家助学金;对入选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和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民办高校,适当给予奖补;支持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入选的民办技工学校同样给予支持。

  同时,省财政支持领军型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或二级学院(系部),经批准可设立为非营利性法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和国有资产从中保值增值,并支持地方政府和民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学院或二级学院(系部),加大对优质民办职业教育的投入。

  今年,省财政还将通过助力我省实施5个方面24条改革任务,支持苏锡常都市圈打造全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区、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标杆区,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稳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责编:耿志超、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