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下沉到网格,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句容市委宣传部供图
道路平了、楼道净了、环境美了……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江句容市崇明街道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和社会治理全过程。以网格为单位,用实实在在的变化,把党史学习教育热度转化为服务民生的温度。
“过去一到下雨天,泥土就冲刷到了路面,又脏又危险。反映给网格员,过了没多久就有人来施工了。”日前,家住羊角山小区的居民王宏慧将一面“办实事,解民忧”的锦旗送到居委会,感谢社区将家门口的“糟心坡”改造成为群众口里的“放心坡”。同样,谈起小区道路从“坑洼”变“通途”,凌家园小区的老百姓也是乐开了花。
“走进小区群众,才能真正感受他们所想所盼,我们工作的劲才知道该用在哪。”该街道政法和社会治理局负责人陈兴民表示,只有精准对标群众的所求,才能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街道网格工作队伍立足居民群众所需、部门单位所能、服务群众所愿,把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办实办细。
为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社区突发事件,街道为每名网格员配备专用手机,以“苏格通”为载体,全天候做好事件上报、数据采集等工作,通过手机终端保证信息直达。同时,搭建“智慧物业”服务系统,促使网格员在巡查走访过程中,及时做好社情民意交办、转接,做到把信息的渠道、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小单位、覆盖到每一个细胞。
据了解,崇明街道下辖13个社区,设置有116个网格。街道依托网格治理模式,实施“党员先锋共建岗”,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员下沉到网格中。在此基础上,党员干部及专职网格员立足全面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机制优势,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马晓波 夏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