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占卜乱象多:穿上“高科技”马甲还是忽悠

2021年05月18日07:05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穿上“高科技”马甲 还是忽悠

有“心结”时打开某个APP算上一卦、测测运势,当下在年轻群体中颇为风靡。五花八门的网络占卜中,一种西方古老占卜工具塔罗(TAROT)牌成为“新宠”,由此衍生出诸多网络占卜乱象。披上互联网的“外衣”,塔罗牌到底在“算”什么?

让你掏钱,“套路”多多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程凯跟微信对话框那头的占卜师说,想知道自己和某某男生“会不会有发展”。对方用塔罗牌一番测算后告诉她:“你喜欢的男生有一个暧昧对象,你们走到最后的概率很小,且这段关系需要你主动维系。”此次占卜费用是40元,当对方提出可以帮助“实现梦想”时,她又花218元买了根“祈愿蜡烛”。

21岁的在校大学生王凡花100元占卜今年的“桃花运”,一系列流程用了1个多小时,只得到一连串“云里雾里”的话。占卜师告诉她,想知道何时何地能遇到“正缘”,则需在他那买“转运”水晶,而一串普通水晶手链售价500元。

类似的网络占卜,让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Alex大叔”是一名拥有1778万微博粉丝的“大V”,同时开了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自我介绍显示为“定时与你分享占星知识、星座运程以及命理问题”,主营业务是运势查询、制作星盘和电商“万事屋”。

如今,网络占卜广告随处可见,微信、微博、小程序、电商、APP……似乎随时有人为你的命运前程“答疑解惑”。其中有的是免费推送,有的需花钱订阅,更多是“一对一”测算,收费从几元钱到上千元不等。今年3月初网易数读发布的一项“互联网算命”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岁以下人士中,62.05%有星座罗盘和塔罗牌占卜经历。

“占卜师小月”在微博上拥有215万粉丝,声称只要支付200元即可无限次解答一切情感姻缘问题,“答疑解惑”通过微博私信进行。用户向其发来的支付宝二维码转账,即时收到运势计算结果。当记者问及占卜准确度时,小月回复“不要问这么幼稚的问题”;记者又问“觉得不准可否退费”,小月回复“没时间闲聊,爱去哪去哪”。

什么都能“算”,准确度无保障,交易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记者调查所发现的,仅是塔罗占卜乱象的“冰山一角”。

一个名为“猫巫先生”的塔罗占卜师曾在微博文章中自曝:“很多网红占卜师单子接不过来,就招聘影子枪手占卜师代为占卜,并写成报告发给你。那些打着‘女生免费男生50元’的塔罗师基本是做微商的,因为男生不是他们卖面膜、美容仪的受众群体,所以要收占卜费;现在甚至有一些‘AI免费占卜’套路,占卜师其实是机器人……”

看似高深莫测的网络占卜,入行“门槛”并不高。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在豆瓣小组中分享塔罗学习的资料帖随处可见,B站上的塔罗教学视频有数千条,有培训公司称“只需要几页PDF资料和一些短视频,一星期速成”。

“福勒效应”下的“心理陷阱”

以“占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结果显示,不管是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还是电商,综合排名第一的几乎都是“用塔罗牌预测未来情感走势”。预测何时能升职加薪、来年运势以及就业就学选择的,也有很高的关注度。

网络占卜师晓峰(化名)从业多年,接触过很多客户,深谙其中“话术”:“有人整天问我自己考研能不能成功,我一看还有十来天就要考试了,你不好好复习还问东问西的,不用算也知道准备不充分啊!但我也不能斩钉截铁地说考不上,模棱两可才是占卜要义。”在他看来,越是模糊的话,越容易打动人,只要抓住对方当下那一丝“狐疑”的心态,就算是抓住了客户。

在社会高速运转的当下,个人情绪与情感问题困扰着一大批年轻人,但良好的教育与学识并不能在每次低落迷茫、情绪崩塌时提供有效帮助,他们需要来自“神秘力量”的心灵慰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少人转向网络占卜,往往源于“愿意相信是那样”。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的乔慧芬医生举例道,“你渴望获得别人喜欢和尊重;你有很多优秀的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你有很多缺点,不过一般来说你可以克服它们”——相信大部分人看到这段话都会认为说的是自己,其实,这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因为它全是笼统的、一般性的说法,一堆并无明显关联的“判断”中总有一两条能击中“靶心”,客户自己也会“对号入座”,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福勒效应”。

福勒效应又称巴纳姆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指人们常认为一种笼统、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其实,占卜师对每个人说的内容基本上差不多,有些还会根据初步交流得到的信息进一步推测演绎,让客户觉得预测“精准”,甚至产生共情。

在乔慧芬看来,所谓网络占卜师,跟以前在天桥上、马路边摆摊的算命先生并无本质区别,而网络交流的及时性、传播的便利性和付款的便捷性,让网络占卜在年轻人群体中异常火爆。她认为,缓解心理焦虑、解决难以抉择的问题有很多渠道,比如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倾诉、到医院精神科室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等。

面对“高科技”噱头,要擦亮眼睛

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费俊峰分析,当前社会压力大是年轻人热衷占卜的原因之一,他们将此视为缓解压力的有效工具。在一天忙碌的工作或学习后,占卜成为一种消磨时间的娱乐方式。但如果网上算命师开出过高的价格,或层层渐进推销高价商品,则应及时明辨、拒绝。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春龙认为,网络占卜和“星座文化”有类似之处,在一定的“圈子”内有着较高认同度,扮演着“社交符号”的角色。比如,一间办公室里有人成为星座分析爱好者,会带动身边一群人加入其中。原本小概率的“预测”成功被神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其间“规律”。

中国(南京)软件谷人工智能从业者陈丽萍认为,现在很多网络占卜打着“高科技”旗号,喜欢用类似“AI面相”“大数据算命”的科学名词包装,其实只是将一些专业科技术语与塔罗牌、风水迷信等“打包”忽悠,很有欺骗性和迷惑性。面对不断刷新的各类噱头,人们要擦亮眼睛。

□ 本报记者 刘庆传 陈珺璐

傅秋源 张宣 王世停

(责编:萧潇、张妍)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