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起江苏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2021年05月23日07:4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有效整改,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本报记者 王 拓

连日来,泰州市各校陆续开展了《泰州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方案》宣讲活动。泰州的做法,是我省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持续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实例。自去年9月开始,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取酬问题、顶风违纪有偿补课(有偿家教)问题、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三大问题,开展为期7个月的专项治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瞄准问题症结,精心组织落实

2018年开始,我省在教育领域开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每年选择若干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但个别地区和学校存在的师风师德建设问题仍不容忽视。“去年8月,我们在调研时发现教师有偿补课、违规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谋取私利等问题深受家长诟病。”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文飚说,“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专项治理势在必行。”

去年9月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持续专项治理工作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的通知》,明确专项整治期为7个月,分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巩固提高三个阶段进行。《通知》下发后,各地各校立刻行动起来,13个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任务,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全面领导治理工作。各地各校认真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要求,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

常州市随即出台《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六个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打通师德师风建设“最后一公里”。无锡市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周密部署安排,建成市级统一领导和市、市(县)区、校协调联动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

在“自查自纠”阶段,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专门赶赴苏州市教育局、张家港市教育局及张家港部分中小学校,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调查专项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

挖掘先进事迹,讲好师德故事

跨越4000公里,感受援疆教师的扶贫之路;校友变校长,点燃百年老校新的希望……5月7日,2021年“六合教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南京市六合区举行。15名中小学、职校、幼儿园老师同台PK,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

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多渠道讲好江苏师德故事,是我省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持续专项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省各地通过开展“江苏教育年度人物”“南京教育好故事”“彭城恩师”等活动,树立身边的典型,不断强化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和廉洁从教意识。

苏州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征集展现新时代优秀教师群体和个人风采的短视频,征集到的76部作品通过媒体展播,生动展示了身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担当风采。

各地各校也进一步加强了日常师德教育,将师德列为教师培养的“必修课”,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全过程。以徐州为例,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师参加江苏省师德师风及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开学“师德教育第一课”、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等活动,针对全市4163名思政课教师组织网络研修。

强化督查整改,建立长效机制

如何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坚持督查整改,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所在。去年12月,省教育厅召开2020年度全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视频推进会,对师德师风建设再部署,对专项治理工作再推动。各地还采用“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校外培训机构,通过现场问询、查阅任课教师考勤记录表、薪酬发放情况等形式进行督查。

南京市委托第三方对师德师风进行调查,实现各区和直属学校调查全覆盖。其中,各区抽取各类学校不少于10所,每所学校不少于80名学生、50名家长、10名教师,发放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6万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分析研判全市师德师风现状和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南通市充分发挥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的作用,各地各校成立明察暗访组,根据电话举报和来访来函,常态开展明察暗访活动,总计达100余次。

据不完全统计,在专项治理期间,南通市接到举报信件近50件,接到举报电话约110个,组织核实相关问题42个,处理教师17人。徐州市查处兼职取酬教师13人,处理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1人。泰州市查处违规有偿补课事件6起,处理教师6人。苏州市处理违规违纪人员41人。连云港市查处有偿补课7起,处理15人。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同时不断优化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并对师风师德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开展“回头看”。

“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我们在高标准师德的建设上要出新思路,在高水平师范教育的实施上要有新突破,在高质量基教师资的打造上要有新举措,在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创建上要有新台阶,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育上要有新导向,在高效益管理的改革上要有新活力。”

(责编:张妍、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