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到了户,家家户户有干部,不要党支部。”1986年,当孟庆喜被任命为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听说村里推荐他当支部书记,孟庆喜出去躲了半个多月。“那时候村集体只剩空壳,还倒欠46万元。村党组织基本瘫痪,村部甚至都没有固定办公场所。”这样的情况,让“万元户”孟庆喜充满畏难情绪。
“你入党宣誓过,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老书记推心置腹的谈话,让孟庆喜最终决定挑起重任。如何带领村民摘掉贫困的帽子?孟庆喜想到最有力的抓手——党建。
上任第一件事,孟庆喜带着30多名党员和50多名村民代表,在一个县办煤矿留下的破房子里连开3天动员大会,共同为村子谋划出路。
马庄村最大的资源优势是煤,村委会思考后制定目标,开办煤矿,让马庄村实现“两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五年大变化”。1987年元旦,孟庆喜带着32名党员开建马庄村第一煤矿,并于10个月后投产,仅用3个月就收回成本,还清债务。
为作长远打算,孟庆喜带领马庄坚定走“地下积累、地上发展”的路子,把挖煤赚来的钱一半用于再生产和改善生活,一半用于发展地面企业,相继建起化工厂、轧钢厂、水泥厂等15家企业。
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但精神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不能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在孟庆喜的坚持下,马庄村于1988年10月组建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究竟是能吹出粮食?还是能吹出票子?”面对质疑,孟庆喜不为所动,坚持把乐团办了起来。
那年春节,铜山县政府举办团拜会,马庄农民铜管乐团用一曲《西班牙斗牛士》打响头炮。爆火的乐团登上1989年徐州电视台春晚,当年春晚一共13个节目,20多人的马庄铜管乐团奉献了7个。
乐团给马庄村带来知名度,许多投资商慕名而来,带来新发展机遇。企业多了,马庄村的招商门槛也开始提高,效益不好、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一概谢绝入内。孟庆喜说,马庄村吃过粗放发展的亏,煤炭开采后,原有的4800亩耕地塌陷一半,不能耕种。
2001年,国家对煤炭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马庄村3座矿井关闭,全村收入缩减近70%。马庄村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组织党员干部跑市场、引项目、学服务,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仅用一年时间,马庄村就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2012年,贾汪区在面积最大的一块采煤塌陷地上,建成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湿地公园西侧的马庄村迎来新机遇,建成环村水系、仿古建筑农家乐、田园景观体验园等绿色文旅产业,昔日“黑煤矿”变身“绿庄园”。经过多年发展,当初贫瘠落后的苏北乡村,几经转型,如今蝶变成为全国文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
5月14日下午,马庄村“两委”班子成员聚到一起,开始“头脑风暴”。“这种‘头脑风暴’是不定期的,大到马庄村未来道路怎么走,小到村民家困难怎么解决,都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说,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及时有效的沟通中越来越强。
“头脑风暴”中讨论的问题,来源于“文化马庄人”微信群,马庄几乎每户都有一个“代表”在群里。“村民反映问题后,对口负责的同志认领,及时沟通解决。”毛飞说。村里铺设管道燃气、家门口美化等问题,都是群众在微信群中提出、村委会协调解决的。
践行贾汪区“十必联”工作法,马庄村每名党员包挂10户群众,定期走访,对村民家中的事事事挂心上,急事不过夜。干群一心,马庄村形成“村干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村民帮着干”的良好局面。从此,马庄村发展跨上更高台阶。去年,马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6万元。
农民乐团实现市场化发展,去年完成商业演出40余场,收入60余万元。乐团不仅是文艺表演团,还是政策理论解读员、时事政治宣讲员、法律法规宣传员。“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用音乐快板的形式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反响热烈。”乐团团长孟辉说。
马庄村还进一步壮大乡村旅游业,整合马庄村乐团、民俗表演团、中药香包基地等打造马庄村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突出民俗文化和田园风光特色,“苏南有周庄、苏北有马庄”的旅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去年,到马庄村参观、旅游人数超过40万人次,接待收入达33万元。如今的马庄村风景秀丽、产业兴旺,村民齐心协力,共同绘就更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杨琦 张耀文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