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到上面的梁井村,要走205国道,单行一趟就需要半个小时。感谢党委政府,几分钟就到了。”在江苏省沭阳县胡集镇刘河村,70多岁的老人史佃华看着家门口正在建设的新桥,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胡集镇刘河村与梁井村之间隔着40米宽的新开河和50米宽的柴塘干渠,因为一直没有桥,两岸村民只能隔河相望。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胡集镇组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召开“板凳会”“田头会”,倾听群众诉求。当了解到刘河村与梁井村“握得到手、跨不出脚”的情况,镇党委立即组织专家论证,招标开工建设桥梁。桥梁竣工后将彻底改变两村5000余人数十年来“互不往来”通行的局面。目前,胡集镇组织党员干部下访7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
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沭阳县坚持以深学促实干,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在田头学党史、到一线践初心,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释疑解惑,化解社会矛盾,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需求问题”变成“履职清单”。
在七雄街道七雄社区,支部书记丁安祥每天清晨都要在村里跑一圈,看看村民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问群众有没需要反映的事项。一天,他在郑庄组与葛码组交界处看到农田里围了十几个人,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他走进村民中了解到,这里缺少农田灌溉的涵洞,以前干旱时都靠各家各户拉水管自行解决,费时费力见效还难。回村后,丁安祥立即召开村支两委讨论,决定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修建涵洞。这一提议得到了村支两委一致赞同,一个星期后一座崭新的涵洞出现在了郑庄组和葛码组的农田里,群众们纷纷拍手称赞。
“看看老百姓还缺什么,听听群众需要什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沭阳县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将宣讲学习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把身子“沉下去”,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带上来,用实事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吕述谡 李昌达 顾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