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吴:“生态智慧管家”守护碧水

朱 达

2021年06月01日09:07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水质智能管控终端场景图。无锡市新吴区环境监测中心供图

“新吴区某重点断面总磷指标为0.25mg/L,出现水污染险情。”5月初,无锡市新吴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庞正方打开手机,点击登录“水质检测app”,一张最新的河流水质污染分布热力图呈现在眼前,根据系统显示的污染警示信息和位置坐标,立即召集监测人员赶往现场进行监测。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河流水质监管的现代化水平,新吴区积极探索智能治水新路径,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水质智能采样、水情自动化监测监控、污染精准溯源的环境治理新模式,让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助力提升防污治污能力,打造“生态智慧管家”守护新吴碧水。

建好一张监测网——

信息技术打造查污治污“火眼金睛”

“这是一座24小时不关门的水质监测站。”庞正方来到位于新吴区京杭运河流域的一处水质监测站点,指着一座高2米、宽0.65米的白色立式箱柜装置介绍说,“这是新吴生态环境局在全市率先建设的‘智能采样终端+多通道自动化检测系统’平台,通过水质分析仪等前置检测设备,每天可以不间断地检测水体的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5项参数。该设备可定时自动采集样品,监测人员将样品带回自动化实验室后,可对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各类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然后将数据远程传回到水环境监测支持系统,建好一张防污治污“不眨眼”的监测网,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控溯源分析能力,用信息技术打造查污治污“火眼金睛”。

据新吴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洁介绍,新吴区境内遍布大小河流288条,过去水质监测员用人工“跑腿”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水体保护要求。对于一些流域较广、航道复杂的河流,人力巡查的方式更是费时费力。如今运用“生态智慧管家”向前端采集设备发送采样命令,设备即使在恶劣环境等不利于手工采样的情况下,也能确保24小时连续采样,整个排查监测过程较传统的人工作业减少人力50%,时间缩短三分之二。这一智能化应用,加速辖区内重点河道及支浜的“全身体检”工作,切实消除水环境隐患,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据了解,“生态智慧管家”的运营模式体现了政企合作的特点。当地政府环境部门和环保企业在专业人才、技术资金方面展开合作互补,开展水环境检测支持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通过打造高效灵敏的水质监控网络,实现全域河道水质“看得见、测得准、说得清、管得住”。目前,辖区内水库、河流、湖泊等涉水工程已配置了5套“智能采样终端+多通道自动化检测系统”。

水质自动化试验分析模块。 无锡市新吴区环境监测中心供图

搭建一面防控墙——

信息赋能催生防污控污“智慧管家”

“你看,污染分布热力图显示,某市级重点断面颜色呈现橙色,表明该处氨氮等污染源指数超标。”走进新吴区环境监测中心,水质监测员在“多通道自动化检测实验室”内打开可视化终端,电脑系统根据智能采样终端采集的水质检测数据形成污染溯源分析报告。

精确定位、精准锁定、快速排查,确定污染源位置后,工作人员迅速前出赶赴现场处置。周洁介绍,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为水质巡检工作安上“千里眼”,进一步织密“护河网”,还为水污染治理安上“智慧大脑”,为污染治理应急指挥、任务指派提供高效精准的决策辅助平台。

通过信息赋能进一步提升了水质监控溯源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工作人员通过实验室的水质留样系统、化验系统、数据云分析平台等智能模块,能够迅速反映水质恶化症结,建立健全全区水质污染溯源预警系统,也为今后污染物快速溯源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掌握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水环境污染防控技术应用再上新台阶。

今年4月2日,某省考断面区域出现浮油,新吴区环境监测中心发现该污染河段河流断面位于与另一行政辖区毗邻区域,经沟通,两地生态环境部门立即开展联合排查,一个小时锁定污染源为某企业管网渗漏导致的污水外排,联合排查组第一时间切断了污染物的排放,在排查同时也随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通过在河道浮油区域附近和下游受影响区域投放吸油棉、围油栏,进一步降低和消除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周洁介绍,“生态智慧管家”具有智能采样能力,具备无人值守功能,可根据需求对样品进行不间断分析,而且可通过数据分析进而掌握水质变化规律,借助智能化技术在‘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方面的优势,做到提前预判、源头管控、全过程防治,为精准科学治污提供决策依据。”

(责编:张妍、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